地质纪年的名字和分类方法经常改变,不同年代的时间界限也飘忽不定。这有的是因为年代的重新定义,有的是因为测年方法不同,还有的是因为世界不同地方的研究者以不同的岩石作为同一年代的界标,导致具体时间界限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质学家们使用“金钉子”来作为公认的固定界标。
金钉子的典故出自美国铁路史。1869年5月10日,在现今犹他州的北部,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交汇,连接成第一条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为了永久纪念这一成就,在两条铁路最后的接合处,钉上了一根特制的金钉子。
被借用到地质学中的金钉子,正式名称叫“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这个拗口的名字表示,有资格被称为金钉子的地方,是标志地质年代分界线的代表地点。这里的岩石和化石,记录了某个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地质事件。金钉子由国际地层委员会提名,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审核批准。金钉子一旦钉下,这个地点就成为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唯一道标,即使对这里的岩石年龄测算结果发生改变,它的地位也不会发生变化。
例如,晚寒武世与中寒武世分界的金钉子,钉在中国湖南省湘西花垣县排碧乡。这个地层质量很高,有着丰富的三叶虫等生物化石,从而击败了哈萨克斯坦的候选地点,于2002年成为全球第一颗寒武纪地层的金钉子。晚寒武世与中寒武世分界的时间,就由这个地层的测年结果来决定。而晚寒武世地层也根据湖南省的古称“芙蓉国”,而被正式改称为“芙蓉统”。
第一颗金钉子出现在1972年,设于捷克的一个小镇附近,这里发现了非常好的笔石化石。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它的出现标志着志留纪和泥盆纪的分界,由于其化石就像笔在石头上写字的痕迹,因此称为笔石。但金钉子系统发展缓慢,在发布1989年版的地质年代表时,从寒武纪到现在的91个重要的地质年代分界点,钉上了金钉子的不到15个。
时空道标:金钉子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