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行政效能为什么这么低


 
今天有幸到某行政单位办事,这位老兄虽谈不上高管,但在这县城工作,也算官,副局长,并属于实权派。跟他交谈一番,我问他你们行政单位办事怎么这么拖沓,冤枉共产党给你这么好的待遇,浪费纳税人的钱。但他的一番话让我“提高认识”: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我们单位30来人,副科级16人,“改非”(50多岁不任职,也可不上班)5人,没任职有待遇的3人,党政一班人8人:有局长、书记、副局长、纪检员、工会主席。平均一个领导管1.75个人,其实这14人只有9人是正式员工,其余是借调的,就这14人,能独当一面的只有两三人,年龄也不低。就这样的人员结构,做事的没有看事的多,你讲怎么做事?行政单位设工会主席,属于党组成员,谁的权力需要保障?
上面是一个单位情况,你再看看管理层次。比如某一项工作要做,有两个途径:一是我们单位的股室具体办,一是股室交我们下属单位办理。但这件事需要向副局长汇报,副局长向局长、书记汇报,局长向县级领导汇报,县级领导有党委方面领导、政府方面领导、人大方面领导、政协方面领导,还有我们上级主管局的科长、副局长、局长汇报。你会说依法办事就可以了,用不着层层汇报。那就大错特错,如果你不汇报,他们就没有事,那你不是把领导都架空了,另外这事谁来监督你,如果你做错了呢?有这么多领导,汇报了这么多,你讲行政效能会快吗?还有我们办事只对领导负责,对群众负责有什么用,他又不能提拔我。
还有我们为什么会“文山会海”?因为这样可以消磨时间,如现在年初,从元月开始召开各种工作会,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县级的,最后乡镇也开一个,一直开到5、6月份,当年的工作会还没有开完。但执行情况如何,没有人说得清。文件层层转发,最后不了了之。
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