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季度经济数据解读


   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三月份和一季度部分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三月份的CPI为2.4%,PPI为5.9%,贷款为5107亿元,而一季度的数据为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CPI平均上涨2.2%,信贷投放2.6万亿元等。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GDP增长强劲回升,而CPI大体保持稳定,且在国际警戒线之下,更在当局的通胀容忍范围内,按理说这是经济健康运行发展的标志,也就是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细细品味里面的关联,才感觉到是存在着问题的。

  一方面国内生产总值是同比计算的,我们知道去年这个时期恰逢刚刚救市之机,许多项目纳入考量之中,但并没有上马,所以造成发展的基数较低,而随着财政支持经济复苏的力度加大,以及刺激政策的滞后累积作用,致使中后期的经济数据异常漂亮,这从去年年底到今年这几个月的数字就可见一斑,但是往后由于基数的放大,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难以实现很大的跨越或者说要实现大的跨越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而无缘下半年的经济数据将变得比较平和一些,与此同时由于财政政策刺激的重点在于项目建设,在于通过投资为民创造发展机会,因为这种投资主导的凯恩斯救市方案提高了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使PPI处于较高的水平,而明显大量的流动性没有流入到消费领域,大量财富没有经过分配更多的流入到一般民众手中,只是在家电下乡,消费补贴等政策刺激一下,撬动了一些消费,但由于产值低,所以CPI上涨幅度很有限,而消费增长占GDP的比例依然微不足道,针对未来,短期看,投资增长的模式难以转变,但高投资注定不可持续,因为成本收益在那呢,这也就注定了未来通胀和通缩风险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