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与“过时”


                        

  有人评论现在的报纸说,“漫画的运用让人觉得历史在倒退”——我揣测,这是不是想说:“我不喜欢漫画,我不喜欢在报纸上看到漫画,报纸最好不要使用漫画稿”?

    如果仅仅是表达个人好恶,谁也不能说什么,也不必争论——谁会去争论青菜好吃还是萝卜好吃。但是,因为事关“历史在倒退”,话题就超出了个人好恶,有了一定的客观性,也就有了“可争论性”,所以,后面会有人跟帖表示不同见解。

    所谓“历史的倒退”,是说漫画已经“过时”了吧?一个“过时”的东西,应该显示出其生存的困难,被社会所抛弃、冷落,但是,似乎没有迹象表明,漫画家的生存,漫画报刊的生存,都发生了困难。相反,现在报刊上运用漫画还是挺多的,现在的报纸普遍设有评论版,而大部分评论版都用漫画。仅此一项,说明漫画没有过时。

    《钱江晚报》3月26日有一篇关于“80后女漫画家夏达”的专访,“夏达——一个本月炙手可热的名字,日本、新加坡及国内众多媒体都在报道她。”

    《东阳日报》也刚刚报道过,东阳的民间传说人物马坦,将被拍摄成动漫作品。动漫的基础就是漫画;而动漫现在正时尚得很。

    记得早些年彩色照片开始普及时,有人就断言黑白摄影“过时”了。所以我揣测,3楼是不是因为漫画这种绘画样式,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所以也“过时”了。如果真是这样想的,那么,这不免有些简单化。扼要地说,一种艺术样式,只有它的表现对象消失了,或是有超过它、且能取代它的功能的艺术手段出现,它才有消亡的可能。漫画似乎尚未面临这样的处境。

    漫画家画出“过时”的作品是可能的,但不等于漫画这种绘画样式过时了。除非所有的漫画家都弱智到画出来的所有漫画作品都“过时”了,才可能断送漫画的前途。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里“新”的东西很多,有人误以为“新”的东西一定是“好”的,旧的就是“不好”的。其实很多貌似时髦、时尚的东西倒往往是短命的,古老的东西倒生命力倒很顽强,甚至历久弥新。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太多了。

    同样,一些貌似“新’的说法、观点,也不能“轻信”,不能完全从字面上去理解它。以所谓说的“读图时代”为例,这个“新概念”问世有好几年了,无非是强调图片的重要性,但不说得耸人听闻一点,就不能吸引眼球,如果以为从此图片信息就横扫一切了,别的就没有价值了,那就上了它的当了。“松糕鞋时代”,“露脐时代”,我们不都见识过了吗?“汽车时代”了,倒提倡骑自行车了。

    在“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和“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物”之间,我更愿意相信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