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部队》美化拔高美国大兵形象



    本届奥斯卡“两弹一星”(《拆弹部队》《无耻混蛋》和潘多拉星球的《阿凡达》)的较量中,《拆弹部队》最终之所以大获全胜,不在于它在艺术上有多好,而在于它用现实敏感题材把准奥斯卡评委脉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向全世界展现了美国大兵的英勇、智慧与爱心。
    英勇和智慧姑且不论,我就不信,屡屡在伊拉克误炸误伤平民乃至爆出虐囚丑闻的美国大兵,能像片中那样对伊拉克平民如此有克制力有爱心。影片一开始,詹姆斯前任技术人员被炸死,是因为一名不知情的伊拉克平民在拆弹现场不远拨打手机。美国大兵发现这一危险情况后,大声警告该平民,却始终下不了狠心一枪击毙他,导致己方拆弹士兵被炸死。詹姆斯来到拆弹部队后,第一次出去执行任务,一名伊拉克平民开着出租车闯入拆弹现场,周围的美国大兵多次警告无效也未见他们开枪。最后还是詹姆斯开枪示警,击碎车前挡风玻璃,才将该平民吓退。美国大兵们如此有克制力,如此不愿滥杀无辜,堪称世界士兵楷模。但新闻报道中那些误杀误炸平民事件从何而来?那些虐囚事件难道都是假新闻?
    《拆弹部队》最惊险一幕,是一名全身捆绑炸弹的伊拉克人向美军求救,希望他们能帮他拆除身上炸弹。多数美国大兵都认为这是人肉炸弹设下的圈套,詹姆斯却相信他是一个有家庭的普通平民对生的渴求,依然决定冒着生命危险为该伊拉克人拆弹。虽然最后因为时间太紧迫,他未能替该伊拉克人拆除身上炸弹,但詹姆斯这位美国大兵对伊拉克平民的爱心却给全球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以,不要相信奥斯卡评委所谓的艺术眼光,《拆弹部队》之所以战胜《阿凡达》,无非是美国主旋律对人类主旋律的胜利,无非是刺痛美国人的现实敏感题材对充满童心与爱心的科幻题材的胜利。无论如何,我更喜欢《阿凡达》,它在技术上对世界电影发展的贡献毋庸多言,即使是思想境界上,它也比《拆弹部队》展现的虚假爱心高得不是一星半点。《阿凡达》才是一部跨国界乃至跨星球的、真正弘扬人类善良与爱心的好电影。

    补充一句:《拆弹部队》美化拔高美国士兵形象其实无可厚非,也没什么高明之处。高明的是它能让某些被好莱坞乃至美国文化洗脑的国人认为:这种美化完全是艺术创作需要,它获得奥斯卡奖完全是艺术精神的胜利,而不是美国精神的胜利——持这种观点的人未免太天真了。

驻伊美军称《拆弹部队》假得离谱

中国作家告《阿凡达》抄袭目前还是场闹剧

刘谦魔高一尺  网友道高一丈

北京电影学院相声班能教出郭德纲吗

央视广告部主任辞职引发猜想

儿子胡锦煜虎年春节可爱照片

十二年后两个老男人的模样(图)

大兵小将》喜感强过《三枪拍案惊奇》

音乐天才周杰伦是二流演员三流导演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