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禅意:著名书法家张健独创“磨书”
重庆沙坪坝区文化馆隆重推出《感恩·回报——张健书法作品展》。
张健磨书《禅道神逸》
张健磨书作品选。
近日由重庆沙坪坝区文联和重庆人文美术馆举办的《感恩·回报——张健书法作品展》,张健80件书法作品,特别是“磨书”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朋友询问:“什么是‘磨书’?”
张健正在写“磨书”——秦汉风神
张健磨书状态:行草书题跋
张健磨书:春雨
张健先生长期伏案研习书法,早年患有颈椎病,压迫神经,右手颤抖,难以控笔,为此张健曾强迫自己练习写小楷,帮助右手控笔无果,他便以坚强的意志力苦练双手握笔,双手作书,形如推磨,终成正果,朋友们戏称“磨书”。
张健学识渊博,为人谦和,磨书、泼墨大书、画意和禅意构成了张健独特的艺术品味和风格,禅学家李哲良评价是“美的旋律(扬阳刚之美);禅的韵味(蕴阴柔之气)。”张健深谙“作画而不通书道则其画无笔,作书而不通画理则其书无韵”,“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致”的书画至理名论,与齐白石先生倡导的“画到极致便是书,书到极致便是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书重秦汉、魏晋宗法,悟朴拙流变遗韵,寻时代书法风貌,求以画入书之意,形成了突破陈式、构成巧拙、随势生发、笔墨生动、强烈而鲜明、画意和禅意兼具的书法颜面。
张健磨书自家座右铭:唯实(人之途,以实为础,乃得高厦)
张健说:书画同源,都是线条艺术,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前提下,把国画绘画中的泼墨技法用于书法书写,强调用墨、用水的大气度,“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雾,染成风雨,宛若神巧”,泼墨书强调水的运用,水墨渗融,产生丰富的墨色变化,枯湿浓淡,幻化无穷,方能体现书家意志、气度、胸怀和境界。
磨书:春雨
笔者欣得书法家张健先生作品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画意、禅意。按中国传统书画的审美要求,其最高境界便是哲学,而中国书法艺术精神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这是道家文化重要的理念,作为从事中国艺术的书画家,不但要熟知道家的这一思想,更在于深切感悟与身体力行。张健多年来对中国书法艺术精神作了深入研究,并努力用之于艺术实践,常常观张健作书,他能先散怀抱,无拘无碍,进入禅境状态,而后信笔挥洒,任性驰骋,一气呵成,每每创出佳品。
蔡律 2010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