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正确对待唯独科学道理
王匡忠
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都不止一次的,因不能满足个人理想而冲动。因此,“正确对待”就成了,人与人互相帮助,必须说的一句口头禅。所以,没有一个人不被别人用过“正确对待” 帮助过自己,也没有一个人没有用过“正确对待”帮助过别人。
什么叫“正确对待”?
有的人把看到问题装看不见视为能“正确对待”,也有的人把看到问题一追到底视为能“正确对待”,还有的人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视为能“正确对待”,更多的人是把忍气吞声吃亏视为能“正确对待”。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三十五年前,领导指名提拔一个年轻矿工为副矿长安排组织部考察。结果,组织部考察以发现一位比领导指名提拔考察的年轻矿工还要好得多为由,否定了领导指名的,考定了在考察中发现的。
原则上讲,领导指名提拔的人员,绝对不许在考察中变卦。在组织部考察中发生变数,这在中国干部考察史上也属罕见,至今仍然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领导感到对拟提拔的这个年轻矿工没考定上有点“亏欠感”,于是就找其谈话,安慰他要“正确对待”、“经得起考验”,以后机会还多……
没错!机会是很多。但是,“正确对待” 一直保持到退休,始终没有人再给他机会了。“正确对待”对于个人来说,在非常无奈之下是一定的,能“正确对待”也得“正确对待”,不能“正确对待”也得“正确对待”!
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时代,做人要做科学人、干事要干科学事、讲话要讲科学话。科学道理是开心的钥匙,再用那些“正确对待”之类等,不科学的话劝人恐怕很难再吃得开了。所谓,科学道理,不是左讲左有理,右讲又有理,而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劝人,玩的就是心术,是一门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特殊学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很简单,劝人就是在做人,劝人先劝己,只有自己“正确对待”了,然后才能劝好让别人“正确对待”。
但是,把别人劝好并不容易。尤其是,把干部劝好更不容易。俗话说“官位上坐的无傻子”,哪个基层干部没有“几把刷子”是当不上干部的,与他们“耍嘴皮”、“ 玩点子”,恐怕不只是差,而且差的连边都沾不上!
“官之心则思”,干部在职务升迁上,不能保持“正确对待”,不只是一些,也不只是不少,而是“人皆有之”。所以,劝干部对待职务升迁要保持 “正确对待”,应该说心固然是好的。但是,很难让人接受这个好心。
假如,干部工作做的让人能“正确对待”。如果,一些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劝劝也是必须的。但是,一些单位在干部职务升迁工作上做的本身就让干部“正确对待”不了,硬劝干部做到“正确对待”,可能吗?
如果,升迁的干部都要象沈浩、刘义权那样,哪怕比沈浩、刘义权略微一差,大家是能“正确对待”的。如果,边腐边升、跑官要官、拿钱卖官、甚至象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文强涉黑都能升迁,大家将是如何“正确对待”?将心比心,想必任何人都是不能“正确对待”的吧?只有把文强拿下,才是“正确对待”!
平心而论,升迁了不称职的人,就是对称职的人亏欠;升迁了投机专营的人,就是对老实人的亏欠;升迁了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人,就是对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人亏欠……,难道这还有什么可辩驳的吗?
古来话“亏欠老实人有罪!”,亏欠了老实人,还要求老实人“正确对待”,不能有亏欠感,即使是再老实的人都不能够“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