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大旱,用水告急!国人同胞,皆心系念之。揪心之余,大家开始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此次大旱?最近媒体报道,中国北方也有可能迎来大面积干旱(《新京报》2010年3月28日)。那么,此次西南大旱是否会导致中国的“大旱年”?
我有幸参加前几天绿家园记者之家举办的活动,听闻环保界知名人士汪永晨说,西南大旱主要是人祸。为何?首先,当地的许多河流纷纷开发水电,为此河流被大坝拦腰斩断。为了发电,河流里的水被圈了起来。而当地的老百姓,无论灌溉还是饮用,都得看人家的脸色行事。其次,云南大面积砍伐原始森林,种植经济林木桉树和橡胶林。而桉树号称“抽水机”,能疯狂抽取地下水。同时,桉树又是“霸王树”,只要有它在,其他树木花草皆无法生存。如此,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目前,不少人持汪永晨相同或类似观点。他们试图引发人们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深入思考,反思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破坏。
还有人认为,多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空心化”,使得农村的各项公益事业例如农田水利建设正在逐年萎缩,因此一旦遇到大旱,没有水利设施支撑,将会一筹莫展。这也凸显了中国农村开始衰败的迹象。
针对人祸观点,云南的林业部门做了反驳,他们认为,西南大旱与经济林木种植没有关系,而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新京报》2010年3月28日)。
其实,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没水喝,就是天大的事情了。那是要人命的事情。听说西南当地的老百姓为了节水,将洗过衣服的脏水,给几个月的婴儿洗澡,闻之令人心酸。
西南大旱其实是给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提了一个醒:首先,尽管GDP多年来保持快速发展,但中国的农村特别是一些偏僻地区,基础设施仍然很落后,只要一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大旱),老百姓就会连水都喝不上(其实一些城镇也在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威胁)。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很容易成为诱发地方社会动荡的导火线。其次,中国人口众多,而人均水资源极为有限,并且随着污染问题的加大,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将会日趋紧张。而水资源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必须要从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国家也要从战略的高度来保证人民能充分享有用水的权利。
纵观人类历史,水作为生命之源,其意义不言而喻。不管是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还是农耕民族的引水灌溉,其生存都离不开水。汉族典型的风水理论其实是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实践的总结,背山面水的环境既利于“藏风纳气”,也利于耕作和自我防卫。世界上许多民族也是自古以来就聚居在河流湖泊地区,许多大河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因此,围绕生存之水,人类爆发过许多战争。一直没有消停的巴以冲突,很重要的一个诱因也是水源之争。对中国来说,这个问题同样重要。为何外国势力一直妄图插手西藏?而中国始终在强力捍卫西藏主权?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许多大河源头都是在西藏。试想,如果西藏落入了别国版图,不仅中国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天然屏障,而且中国的水源地也被人家控制。那时,只要人家一不高兴,就把水源掐断,断了中国人的生命之水,中国人会是什么命运?只能说其后果不堪设想,任人宰割。如今,东南亚一些国家对中国始终存有敬畏之心,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他们的水源地在中国。前不久,他们还搞了一个抗议,说是中国西南发电的水电站越来越多,使得下游的他们获得的水资源大为减少。
好在西藏在我们手里,好在中国的大河仍然在奔流不息,尽管流量在减少,尽管污染在加重。不过未雨绸缪并非坏事。想当初,楼兰国曾经繁盛一时,后来却突然从历史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后人推测,很可能是因为楼兰国人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过度破坏,导致生态恶化,极度干旱,结果被茫茫风沙淹没。而被视为奇迹的南美巨石阵,据考古学家推测,也是因为当地居民破坏环境而导致的一场生态灾难。
前车之鉴值得我们深思。对于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水资源,国家有必要加强控制,将这一宝贵资源置于国家统一的管理和调配下,而不是任由一些个人利益集团“跑马圈水”,将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水资源,为了一己私利圈起来,最后又转手高价卖给老百姓。也不能任由一些企业或个人肆意污染破坏我们的水源地,将我们宝贵的淡水变成一滩臭水沟。
解决温饱问题,其实不仅是吃饱饭,穿暖衣,还要能喝上水。惟有如此,才能说,我们活得还有一些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