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香港参加了几个动漫产业相关的主题论坛,也和国内外一些动漫行业人做了些交流,心得如下:
1、目前国内的动漫企业主要四种经营模式。一类是纯粹做内容制作的,这类动漫公司通过制作内容,以传统的影视作品、出版物为首要收入模式,经营模式单一,经营风险较高。近些年他们收入构成中很重要一块是政府支持资金或者通过其他业务来维持经营。过得不易,很多动漫企业属于这一类;二类是以内容制作为主,衍生产品等为辅的动漫公司,这也是目前许多动漫企业正在准备做的模式,显然,动漫衍生品是块非常大的市场,前景很好,是块诱人的大蛋糕。但如何把内容和周边产品做很好的结合方面,大家所谈的还相对简单,尤其是具体操作层面比如怎么做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大体意思是两者需要结合。但怎么结合,比如怎么和品牌运营相对应,衍生品的开发设计、渠道管理等问题,有待想明白。这类企业目前过得也不太容易,看起来模式更合理一些。另一类是内容和周边紧密结合,在做内容之前,就让营销合作伙伴甚至投资机构等合作方参与进来,共同制定策略,在推出内容的同时甚至略前一点就推出周边产品和大搞线下活动,这类模式里原创动力是成功例子。还有一类属于另类生存却过得比较舒服的。他们的动漫业务本身并没产生很大的直接收入,但把动漫企业定位为整体业务的一部分,比如集团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动漫企业带动政府资源和项目合作资源,为集团整体业务产生更大营收做出贡献。
2、动漫衍生品的工业设计很重要。周边产品做得比较好的动漫企业对工业设计都抓得很紧。比如原创动力,他们有自己的工业设计团队,工业设计由自己完成,并且设计团队分布在广州、上海等地。上海张江动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工业设计服务团队是个不错的思路,可以为平台的动漫企业提供对应服务,但是否能得到动漫企业积极回应尚存疑问。还有一种做法是外包给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或者个人工作室来完成。
3、动画片正在向大片化制作发展。比如画面表现看起来更象电影大片的效果。国内的虹猫蓝兔、超蛙战士是这样的思路。和迪士尼他们做的动画大片取材不同的是,这类动画大片直接或者借鉴取材于真人大片,尤其是故事情节、画面表现上往往能直接从其他类型的电影大片中找到影子。
4、动画片取材于自己或者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经典文化题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包括我们参加的“独立动画制作是否能从新热浪中分一杯羹”的论坛上一些成功动画片展示的也是如此。比如泰国的KANTANA取材于泰国耳熟能详的战象题材在泰国本土和印度等大获成功,日本CASIO娱乐公司的《龙珠》取材于中国龙的传说,以及在这次展会上反复听到的《阿凡达》(取材于印度传说和欧洲人入侵印第安人部落)的成功,都体现了这点。而在这个论坛上,关于中国故事成为国外动画片的题材屡被提及,反映出中国文化将对全球动漫影视市场产生更大影响,中国式题材正被越来越多国外动画片选材所关注。中国五千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随着中国在全球地位提升会给动漫业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这点值得国内同行思考。
5、对动漫企业来说,资源整合、合作经营很重要。如果动漫公司尤其是内容制作公司想做大做强,需要有更开放的合作心态,在业务(比如内容制作、产品开发、产品设计、销售渠道)、资本等方面通过合作完成,除了对整体实力、业绩增长有帮助外,同时也能降低经营风险。这种合作可以通过战略投资的方式,动漫企业找到能给自己带来从政策到业务层面有利资源和帮助的合作方,比如政府关系好的机构,或者是熟悉动漫市场运作的机构,或者和目标市场(比如动画片之于电视台、动画电影之于影视发行公司等等)相关的机构。这是快速做大的捷径,这取决于动漫企业的拥有者的心态开放程度。
6、动漫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合作有松散型、紧密型和非常紧密型三种。松散型就是卖内容或者销售产品的简单合作,大部分动漫企业都是这个模式。紧密型就是双方从内容到推广到销售都紧密捆绑在一起,但双方是相对独立的经营个体,相当于合作经营,比如原创动力的做法。非常紧密型则是双方利益高度结合,包括互相参股。大家共荣共生,利益捆绑很紧。这种模式要做好的话要求双方的认同度很高,越高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相当于合资经营。
7、动漫企业可充当窗口作用。有一类动漫企业,由实力强劲的大企业或者集团企业做后台,比如由传媒集团、地产公司、建材集团等非动漫企业投资,它们最大的优势是没有资金压力,甚至没有业绩压力。动漫企业在不赚钱时起到窗口作用,但并不是说他们就可以简单经营。象中南动画,这家动漫企业是一家集团公司老板的女儿创办,创办之初是因为女孩喜欢,由集团投资,包括经营场地、人力等等成本都由集团支付,不差钱。但动漫企业通过争取政府项目扶持,在电视台播放等等方式为集团建立一个和这类机构增进了解和提供扶持的管道,为集团企业带来很多非动漫项目的可观收益,到现在集团老板不但很关注动漫这块的发展,并且要求动漫企业一定要做好。这是动漫企业的另类生存方式,但这可以给其他动漫企业的合作/合资经营提供很好的启发。
8、香港动漫企业的经营模式可借鉴。动画出版、动画编辑项目、广告和利用动画人物为其他商业产品做代言人是香港动漫企业的四大收入来源。而他们的主要资金投入分别是跨媒体合作、动画开发和市场营销。
9、3D动画是个趋势。越来越多动漫企业对动画片有向3D投入的计划。大都基于内容角度来考虑,也有个别人(如超蛙战士的徐克)希望能把影视和周边品销售同步做起来,但或者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或者是还没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目前总体感觉这块真正要做起来比较难。有一种思路是找到优势互补比如一家擅长做周边销售这块的厂商,甚至可以出让部分股权来一起做。
10、做动漫不要眼睛只盯着内容制作,应该和其他业务相结合,同步走。目前看来大家都比较看好动漫周边产品的结合。但对周边产品的渠道管理,这是个难题。有的动漫企业会有自己的跟单员,派跟单员到产品制造商那去,管理产品的品质和供货能力。
中国动漫业的方向在哪里?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