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碎片:自己给自己封官的皇帝(续)


上一篇中说到正德十二年,皇帝亲自带领明军与蒙古军作战,这一去一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初六,正德皇帝朱厚照兼大将军朱寿才班师回朝。当然,回朝之前,正德皇帝没有忘记预先授意文武百官到城外迎接自己。于是,文武百官在德胜门外举行了盛大热烈的欢迎仪式。

然而,文武百官们足足等了整整一天,直到当天时分,他们的皇帝才身着戎装,骑着枣红马、佩着将军剑,在大队边防军骑兵的簇拥下出现在众大臣的面前。

一见文武百官,朱厚照就迫不及待的向文武大臣们宣布,大将军朱寿不仅于千军万马中指挥若定,而且在持续12个小时的激战中身士先卒、冲锋陷阵,亲手斩杀敌军一名,自然惹来一片马屁之声。

正德十四年,几乎每年至少巡行一次北方的正德皇帝大概对北方也腻了,在二月八日,正式宣布,派遣威武大将军朱寿南巡。

这回文武大臣们简直就是忍无可忍了,于是全体科道官员于三月二十日集体请命,跪在皇宫门外请愿,请求皇帝停止南巡的计划。

然而,正德皇帝对此的回答是,命所有参与请愿的112名官员在皇宫门外的广场上罚跪,限期为五天。每天从清晨五点开始,到晚上七点结束,期满之后再行发落。

第二天,内阁首辅——即内阁总理大臣杨廷和等出面求情,皇帝不答应。

第三天,大理寺寺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等10人联名上书求情。皇帝的回答是,将这10人关入镇抚司监狱,而镇抚司监狱是属于臭名昭著的锦衣卫的。

三月二十五日,罚跪期结束,皇帝亲自进行发落。发落的结果是,在皇宫午门外对107人实行廷杖,每人50杖。史载,是时“号哭之声,响彻殿堂”,当场死于杖下者2人,后来不治而死者11人。

这件事一直持续到这年的六月十五日,封国在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起兵叛乱。这下正德终于可以找到借口了,于是立即下诏,命威武大将军领兵南征,平定叛乱。并下了一道措辞极为严厉的圣旨:凡妄行谏阻者,格杀勿论。

八月二十六日,大军浩浩荡荡出发。然而,刚出发一天,就收到了前线最高指挥官王阳明派人送来的战报,朱宸濠已经在二十天前被抓获,叛乱已经平息。但朱厚照不管,就当没有收到战报一样,大军照旧向南而去。

这一次南下,正德皇帝共花了一年零两个月,一路上自然又是一番鸡飞狗跳的折腾,历史上有颇详细的记载,有兴趣者可以自己去看看。这里单说叛王朱宸濠被押到南京之后自然是要砍头的。至于威武大将军朱寿,自然在平叛过程当中是功不可没的。甚至有好事者曾经有过设想,即将叛王朱宸濠放回到鄱阳湖里去,然后由威武大将军朱寿亲自指挥,亲手将他活捉。

不过,这一计划最后并没有执行。我们也就无法欣赏这一活闹剧了。倒是这位正德皇帝却在得胜回京之时,路过准安清江浦时,一时兴起要搞个自驾游,然而,当他夜晚驾着小船月夜泛舟,浪漫无比之时,不知怎么搞的小船竟然翻了。大将军朱寿自然也落入水中。随从们赶紧七手八脚的把他从水中救起,尽管没有送命,但却受到了意外的惊吓,从此染病。到了第二年,即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的三月13日晚,明帝国第十位皇帝,正德皇帝朱厚照,威武大将军朱寿病死于他自己所建的豹房,时年30岁,在位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