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国家对《中长期教育规划》征求意见的机会,我对今后的教育提出十点建议:
一是国家要尊重教师的人格。比如,把教师拒绝于考公务员的门槛之外,这是不对的,有一种中国在受外国列强欺侮时在大门上写着“华人和狗不准入内”的惊人相似。我们这是自取其辱。公务员是人,老师也是人。
二是加强考核和管理,不适合从教的老师,应当及时清除教师队伍,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确保教育教学高昂的士气。
三是设立教师心理特护医院,免费矫正教师的心理问题。凡有“心理问题”的老师,要及时调整岗位,不能误人子弟。
四是教育教学管理者必须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必须是教育教学的专家。外行管内行,纯粹是扯淡。
五是教材要精简,力求“少而精”,不可“繁而多”。 “少而精” 易学易记,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可以从实践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繁而多”往往是在重复的过程中浪费有限的生命!
教育学生的目的应当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考,珍惜生命,快乐生存!希望能把这个“目的”列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发奋努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也应当围绕这个核心使然。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宏观上、导向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至目前还缺少可操作而适用的具体的配套方案。提出这个“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考,珍惜生命,快乐生存”的教育目的,在于激发大家的思考。
六是着力提高教师经济待遇,用高薪吸引教育业的从业人气;打开教育业人才市场,让其他行业的人乐意转行从事教育业。教育教学人才队伍要实现优胜劣汰,只有当教育业队伍超过饱和状态的1/3才有可能实现;而且,从业人员越多,越能从中选出精良能干者,同时,让广大从事教育业者在“优胜劣汰”中产生危机感和饥渴感,到那时,中国的教育才会成为最有希望的教育。
七是努力营造“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彰显教育业引领中国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风潮,让从事教育业的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八是加大对学校教育经费的审计力度,让国家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同时保证学校教育业的纯洁之风,为廉政文化的发展正本清源。
九是降低大学的“门槛”,提供恰当的条件,让初中毕业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接受大学教育的人群,有机会再接受大学教育;特别是让那些服兵役的人群在具有初中、中专学历的前提下,能够有通过求学提升水平和能力素质的机会:可以考虑有初中学历的免费进入大专学习,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免费进入大学本科学习,让他们有更多成长成才的机会。
十是规范民办教育,要做到先买票再上车,不能“先上车后补票”。
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公民,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兴旺发达,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对新一轮教育制度的改革,我们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