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句话,叫,活着,或者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最近,围脖上沸沸扬扬,流传了一句,叫做“2010年新四害”。哪四害呢?丰田车的底盘,开发商的楼盘,股市的大盘,前男友的硬盘。呵呵,围脖们传得如火如荼。
因为不买楼,所以开发商楼盘不说了。因为不炒股,所以,股市大盘也不讲了。因为不想让前男友的阴谋得逞,所以不看不听,也不说了。关于丰田,我关注了这么久的一个全球品牌的“三好学生”,在2010年一开工,让我不得不说两句了。
丰田章男在美国鞠躬了。对不起,美国消费者。丰田章男在中国赔礼了,对不起,中国消费者。丰田章男还要去哪里?国家咱不清楚,但肯定是人多的地方,不是闲杂人等多的地方,而是丰田消费者(Consumer)多的地方。
丰田做错了什么呢?刹车坏了。小事儿?这么简单吗,听听丰田车主在汽车失控生命最后报警的生死49秒的录音中,我们听到的仅仅是刹车,刹车出了小小的问题?
在北京丰田章男称,“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情况,即一部分车辆出现了突然加速的状况。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突然加速的状况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电子节气阀控制问题。第二,零部件构造问题,比如说脚垫或者是加速踏板形状的问题。第三,零部件本身是否存在了问题或者是瑕疵,比如说裂痕。第四,消费者具体使用的方法。从结论上来讲,并没有发现目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你看,和没说一样,大老远跑到这里,浪费这么长的时间,说了这么多的没用,在2009全球唯一大幅增长、已成为丰田品牌“救命稻草”的中国,丰田章男没有认真地反思其产品品质所出现的问题,而是讲了一大圈可能。想想丰田消费者因汽车质量而死亡前的49秒吧。
有人发现,这个叫丰田章男的日本人在美国哭了。而在中国,没有。
丰田章男在发言中有一点是关于丰田未来的,值得注意。他表示,丰田汽车今后要进行的改善措施是加强质量管理。并强调丰田应该应该回归到顾客第一,从顾客角度来看待情况进行改善。
品牌C时代
到这里,这个日本人说了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丰田品质出了问题。需加强管理。第二,消费者(Consumer)是最重要的。不以顾客第一作为原则是不行的。
记得09年,在一个品牌论坛上,我很明确地讲了自己的一个观点。叫,品牌的C时代已经到来。在中国,也是如此。这是观点一。
所谓品牌C时代,其中的C,就是Consumer,也就是丰田章男满世界追着道歉的消费者。也就是丰田章男在中国发言中表示要回归到第一地位的顾客,也就是他在同一个讲话中提到的要以其角度看待情况并以其要求进行改进的顾客。
为什么说C时代到来了呢,因为,互联网的力量。互联网将消费者从弱者变成强者,从消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消息的传播者,将企业主体变为消费者为主体。看看我们的领导人到网络上征求民意,看看两会前代表们通过围脖征求提案,那些每天拿着广告、公关这些冷兵器作战的企业,是不是应该想想,未来,对象变了,规则变了,所以,面对Consumer,我们是不是应该以不一样的方式来做呢?
品要砸实,牌要打响
记得更早些时候,在一个采访中,我讲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观点,叫,品要砸实,牌要打响。这是观点二。
丰田是一个大品牌,这与它多年来高度关注品质和消费者需求有关。关于质量控制,品质保证,丰田从来是这类教科书上最大的名字。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市场竞争中,丰田品质成就了丰田品牌。但到了后来,规模大了心态变了,对品质和消费者也就开始忽略。其实,没有品质,何谈品牌?没有国际的品质,何谈面向国际的品牌?道理简单,但恰恰容易为人所忽略。品质者,皮也。品牌者,毛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快跑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品质跑,不然掉入万丈深渊,那就万劫不复了。品牌,就更谈不上了。
品牌,要么成为标准,要么成为标本
关于品牌,本人的第三个观点,品牌,要么成为标准,要么成为标本。所以,做品牌的人,包括和品牌相关的所有企业人,都在奔着标准或者标本做。在C,Consumer,我们的消费者成为一个主体的时代,品牌只能有两条路,要么成为标准,要么成为标本。我们可以看一下所有忽视消费者需求,所有无视产品品质的品牌都将消失或已经消失了,成为我们研究的标本,所有领先的企业,它们都通过完善自己的品质通过尊重消费者的需求及主体地位,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最大化的实现,最终成为了一个行业的标准,成为了品牌的标准。由于把一个品牌搞成标本是很简单的,所以,对品牌人和广告人来说,放下手中琐碎的工作,思考一下我们工作的核心和方向及价值,是很有必要的。看一看我们手中的武器有多大作用,面对像潘多拉星球的居民的消费者,我们的飞机和轰炸有什么作用?广告第一还是公关第一?离开消费者的最新变化,有用吗?我们不去看看品牌C时代作为起点和终点的消费者,作为接受主体和传播主体的消费者,我们的工作有效么?
无论电视、互联网上还是生活中,关于丰田品质和品牌的事情远没有解决。在这样一个品牌的C时代,丰田的解决方式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无论发展如何,我想,作为标准和作为标本的丰田,对我们的警示意义在未来会有更大呈现。
(文/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中国品牌经理人协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