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冤案久拖不决,政府权威今何在?


                        十年冤案久拖不决,政府权威今何在?

 

                                      

                                

 

在安徽六安叶集,一起简单的邻里民事纠纷,导致了一桩长达十年的冤假错案!这就是管纪涛冤案!自从200111·4事件以来,管纪涛从此卷入了这场管解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而且被解性友及其家人确认为拿斩麻刀砍伤解性友的“真凶”!十年来,管家可谓有口难辩,有理难说!似乎管纪涛真的成了砍伤解性友的罪魁祸首!

 

到底谁是凶手?到底谁是冲突双方的当事者?类似这样的问题,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即使“受害者”对于谁是“肇事者”有所指认,其实也大可不必在意,好在还有一个维护社会正义的公检法机关值得期待!毕竟,社会秩序的维护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赖他们的有效运转。诚然,这些机关的腐化堕落则是另一回事,而且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形。

一切民事纠纷、刑事案件,首先需要公安机关的侦查,弄清事实真相,然后做出相应处理。因为只要经过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案情分析,完全可以确认冲突双方有哪些人物参加、谁是肇事者、谁是凶手。诚然,这需要公安机关秉公执法、公正客观地研判案情、处理纠纷,而不能有所偏袒,或者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带有某种目的性或者倾向性很鲜明的判案,必然导致的是冤假错案。在管纪涛案件中,当地公安机关的偏向性实在太过明显。遗憾的是,在管纪涛的父亲管厚林看来,正是因为公安机关的执法不公、执法违法,直接导致了管纪涛案成为长达十余年的冤案,而且总是难以结案!因而,在多份申诉材料中,管厚林毫不讳言:叶集公安机关是制造管纪涛冤案的罪魁祸首!从案件的事实来看,管厚林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

 公安机关的执法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一个案件的基本走向。由此可见,公安的作用是何其重要!在笔者调研的过程之中,多名村民毫不掩饰其对叶集公安的愤慨与不满!他们可以罗列出叶集公安的一系列的“丰功伟绩”与“辉煌硕果”。然而,在这些“丰功伟绩”与“辉煌硕果”后面,则是村民们的种种质疑与无比唾弃!或许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叶集公安的执法作为情况。

如果按照行政、司法程序来说,如果公安机关执法不公或者执法腐败也不可怕,只要检察院能够充分发挥其对公安机关的监督功能,只要法院能够充分履行其公正判案的功能,或许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公安机关的违法执法行为。可是,这样的寄望往往只能是一种简单的遐想或者盲目的期待。因为,检察院和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往往依据的就是公安机关的起诉材料。即使公安机关的起诉材料有失偏颇,也仍然会“照单全收”。

除了要求公安机关补充相关材料,以完成必要的举证内容或者质证程序之外,检察院几乎不会对案件的真伪进行仔细分辨,或者提出质疑。遗憾的是,在管纪涛的案件中,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即使管方向检察院、法院多次表达管纪涛案是地地道道的冤案,而且公安机关在此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倾向性与偏向性,进而导致对案件的认定上存在相当问题,希望司法机关予以明察,可是依然不能改变其“迷信”公安机关的态度与作风。这就在司法程序上,彻底断绝了通过正当的司法程序澄清案件事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通道。

 

 

当地方政府傲慢的权力支配一切、左右一切、操控一切之时,所有的案件终究逃不过其手掌心!当公检法串通一气、沆瀣一气之时,当地方权力精英(包括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勾结合谋、互结同盟之时,即使上访申诉,又有何意义?!怪不得他们会口出狂言:“上访到北京天安门都没有用,最终处理还要经我们”!你看看,掌权者肆虐的狂言是多么不可一世、乖戾嚣张!你看看,傲慢的权力也毫不掩饰其对权力的掌控是为所欲为的掌控,是唐僧制服孙悟空“紧箍咒”式的掌控!

诚然,权力总是分化的,它本身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尤其是当权力牵涉、影响、服务于某些人、巨额资财、花花人民币的时候,更是如此。少数获得各种各样好处的人,会逐渐结成一个某某案件上的利益集团。在这个利益集团之中,总是会有一些领导干部,实际上,他们就是这个利益集团的领导核心与精神支柱。他们完全可以左右这个案件的发展态势与未来情景。即使是冤案,也要按照现实这个情形“冤”下去。所谓,错了,就错了!错了,就让它一直错下去!毕竟,如果要掀开这个冤案的盖子,那将是涉及到多少人、涉及到多少饭碗、涉及到多少利益纠葛的事!管纪涛再次被起诉,是少数领导的意思。这一点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一方面是傲慢的权力肆无忌惮地挥舞着手中权杖,另一方面则是在傲慢的权力面前不得不低头的申诉者。管纪涛的父亲管厚林就是典型。管厚林,这位刚刚从叶集水务局局长任上退下的老干部,实际上在他还没有退下来之前,恐怕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作为一名为党和国家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如一日、接受了四十多年党的教育的老同志,作为一名为叶集水利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好歹也是叶集的老干部代表之一,他也会走上信访之路,而且是一条漫长、艰辛、前路又不太明朗的信访之路。为了彻底洗刷爱子管纪涛的冤情,他不想踏上信访之旅,可是他不得不涉足信访;他不想在权力面前低下他有尊严的头颅,可是他又不得一次次不低头!

这就是信访!

这就是傲慢的权力!

这就是信访者的无奈!

这就是掌权者的凯歌!

不管权力多么傲慢,不管掌权者多么有恃无恐,再低三下四的申诉者也有他的尊严,再不得不忍气吞声的信访者也有他的坚守!管厚林常做一最简单的推理:如果管纪涛不是被冤枉的,我何来之勇气多次到合肥、乃至进京上访?如果管纪涛不是被冤枉的,我何来坚决上访之动力?

管厚林常说:只要管纪涛冤案一日得不到公正处理,他就一日不会停止上访申诉的脚步!管厚林每一次上访,都会使很多人很紧张,他们不得不千方百计阻挠其到合肥、进京上访。管厚林常常发出这样的慨叹:一方面不给妥善解决问题,一方面又不让人上访申诉,这是咋回事啊?!总得有一个说法吧?!可是当管厚林遭遇权力时,却不是这么回事!我们不妨模拟一段对话:

 

管厚林:你们(指公检法等机关——笔者注)没有说法,我找说法去,行不行?!

掌权者:当然不行!如果你找的“说法”会威胁我的“说法”,那怎么行?!

 

掌权者不愿意为过去的一切承担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些责任当然包括法律责任与政治责任,维权者不愿意放弃他所坚持的内心信念,这些信念当然主要指抗争到底与持久申诉,这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二元对立:谁也不愿意退步,谁也不愿意妥协。其实,权力稍微妥协一些,担当一些,改弦更张一些,改过自新一些,或许就不会出现这种彼此都不愿意妥协的拉锯战。

这种拉锯战对谁有好处?当然,对谁都没有好处,对管厚林来说,这事久拖不决实在太折腾人;对权力来说,这事严重挑战政府权威。按照集体主义以及一些官员的逻辑,个人是小,国家是大;公民是小,政府是大。如此推理下去,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人权益被侵害是小,政府及其官员的权威被挑战、被质疑是大;管纪涛被冤枉是小,相关责任人被追究是大!

管厚林总是在追问着:管纪涛案何时可以结案?冤案何时可以澄清?虽然在知情者以及当地人看来,管纪涛冤案几乎是路人皆知的秘密!可是,冤案需要洗脱,还得权力真正说了算!管厚林老是在琢磨着:主事者与掌权者,什么时候能够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管厚林所要反复思量的问题,恐怕是所有关心此案的人想要质问的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就这么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解决起来真的那么难吗?!

 

 

                                           2010325下午三点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