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关爱的心”来报道海南


3月22日在三亚接受《南国都市报》记者采访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0/03/24/010766865.shtml

传媒界人士:“像呵护婴儿一样呵护海南”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时间: 2010-03-24 06:02 来源: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作者: 

 

  “呵护海南,就像对刚出生的婴儿”,在此次论坛上,很多传媒界人士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嘉宾们认为,海南的旅游资源,是中国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对国家战略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任重而道远。处在开局起步之年的海南,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婴儿,需要媒体的关爱和扶持,媒体应该以“一颗关爱的心”来报道海南,助力国际旅游岛建设。

  希望海南像维也纳一样举世闻名

  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星空传媒(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高群耀认为,海南要树立品牌形象,和传媒的及时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相关单位要做好外宣工作,面向世界宣传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程。根据传媒的基本属性,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沟通非常重要。不管是华尔街日报,还是时代周刊,都可以成为世界各地人民了解海南的一扇窗口。高群耀祝福海南打造好国际旅游岛的品牌形象,就如音乐之城维也纳的世界知名度一样。

  媒体报道要有建设性

  《南风窗》社长陈中认为,在宣传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传媒的力量在三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是造势,二是信息传播,三是发现问题。传媒的介入不仅仅停留在事态表面,他们还担负着社会观察者的角色,要对很多现象内部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继而及时地对政府、对社会提出意见和建议。面对经济发展、公众利益和政府权利之间的博弈,传媒要本着对公众负责的角度,及时对公众进行引导。媒体的功能是展示问题,解决问题要靠政府出力。媒体报道要有建设性,要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公平为愿望,一些没有建设意义的负面新闻是没有报道价值的。

  用“一颗关爱的心”来报道海南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还处于起步之中,现在就以国际化的标准来评价它是不客观的。”《中国日报》总编室副主任赵焕新表示,作为我国唯一一份国家级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对于国际旅游岛的报道,更多的是关注海南的软环境和环境保护建设,而非过度关注一些吸引眼球的话题。

  赵焕新介绍说,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国日报》就加大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报道。“我们在策划报道之前,就特别强调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更加关注海南用什么样的软件和硬件,来满足国际旅游者和海内外投资者的需求,以及海南如何引智、借助外脑。”

  赵焕新说,以软环境为例,《中国日报》就非常关注海南的英语环境,城市、旅游景区、公路两侧的中英文标志牌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英文的表达规范。“海南要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要从这些细节问题上改善自己的软环境。”

  《中国日报》还很关心海南的环境保护问题。“海南自己也提出要发展低碳生态产业,并为发展清洁能源等产业开辟绿色通道。”赵焕新说,这对于《中国日报》所面对的广大国外读者和投资者来说,其中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大家对海南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很关注。”赵焕新说,不仅《中国日报》密切关注海南岛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其他媒体也是如此,其中当然也会包括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媒体都是用‘一颗关爱的心’来报道海南的”。

  赵焕新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不少游客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国际旅游岛获批了,海南就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他们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海南目前的旅游现状,显然是有差距的,但这也能体现出大家对海南的爱之深、责之切。”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