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一篇报道读到检验医学专家丛玉隆教授呼吁采取措施纠正重设备轻技术倾向,很有感触,因为我是从组织形态学和细胞形态学出身的。现在到了行政管理,“形态”给予我新的含义。比如今天的标题《医学,不要忘记最基本的》,为什么不说《医生,不要忘记最基本的》呢?这就是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领域的形态所决定,医生是处于整个医疗体制中的一员,不得不顺从环境。或者说诸多医生是处于“细胞”形态,一群细胞就形成了组织,几种组织形成了器官,每个器官行使自己的功能。所以说,一个医院是一个体系里的组织形态,如果这种形态是符合发展和生长规律的,组织就会健康运行,功能正常,否则就会形态变异,形成肿瘤,危害组织。
为什么医院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呢?比如说,近年来,随着自动化仪器的广泛应用,临床检验中过分依赖仪器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无疑新设备的弧线可以提高了诊断的正确性和简便了流程,但是其背后却或多或少隐藏了“趋利”的动机。殊不知,临床最基础而又最有效的镜检(细胞形态学检查)却是临床检验的第一道关口,防止漏诊、误诊的有效措施。
我们在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的活动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检验科在血(尿)常规检查时不镜检或不正规镜检。近年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使不少人忽视了形态学检查。部分学科带头人和医院管理者对检验医学理解出现偏差,重设备轻技术,误认为仪器分析可以代替镜检;在检验质量管理上,对血涂片、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的要求不够严格,在形态学检验技能培训上不够重视。
为什么不给于重视呢?一般认为,检验科普遍存在着工作大、检验人员少的状况。细胞形态检查是可一项繁琐、费时、人工实践性强的检验,而多数实验室的岗位编制明显不足。一般一个中型医院门诊化验室只配备五六名技术人员,上午3个小时内要完成200多例血常规、100多例尿常规检查,还要求在一小时发出检验报告,使得检验科无法进行规范的血涂片等检查。
这个矛盾,首先要重新认识和规范形态学检验,采取切实措施,改变目前重设备轻技术的倾向。在常规血(体)液检查中,不做镜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责任问题。要加强质量管理,把这项工作当成评价医院和科室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严格按标准程序检验标本。
相比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检验领域,形态学研究不易出科研成果,这使得年轻的检验人员普遍忽视形态学研究。从政策层面鼓励形态学发展,重点培养形态学检验队伍,加强细胞形态学临床实践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拓宽专业范围,提高其学术地位。
说到最后,我还得帮临床检验包括病理检查说一句话:细胞形态学检查工作强度大、费工费时,但化验费却很低,与自动化仪器检查收费相差很大,议相关部门提高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的收费标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机器自动化了,人工的价格理应是最昂贵的!怪不得国外医院的支出大部分(80%)用在人力成本上。病理科医生发出一份病理报告也得几百美金!
医学,不要忘记最基本的
评论
编辑推荐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