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即位后,三年不理国家大事,整天吃喝玩乐,花天酒地。还发出诏令说:“我讨厌那些自以为是地劝谏国君的人。现在我当了国君,有了国家,谁敢来劝谏我,一律判处死刑,绝不赦免!满朝文武官员都害怕被杀头,竟然真没有人敢去劝谏。楚庄王也就乐得醉生梦死了。
后来,有一个大臣叫伍举的去见楚庄王。楚庄王左手抱着郑国的美女,右手抱着越国的美女,坐左钟鼓乐器中间欣赏音乐。见到伍举进来也不松开抱美女的手,只是懒洋洋地问伍举有什么事。伍举说:“臣下听人说了一个谜语,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来请教大王,看大王是不是能够猜得出来。”楚庄王一听是猜谜,一下子就来了劲,叫伍举赶快说给他听。伍举于是说:“楚国山上,有只大鸟;一停三年,不飞不叫。这是只什么鸟?”庄王听了回答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伍举听了庄王的回答后吃了一惊:是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看来,庄王心中是有数的。但庄王并没有因此而振作起来,反而更加奢侈淫逸。
终于又有一位大臣忍不住了。这位大臣叫苏从,他不像伍举那样去打谜语,逗圈子,而是直言相告要去劝谏庄王。庄王问他:“你难道没有听见诏令?难道不怕死吗?”苏从回答说:“臣下当然听见了大王的诏令。不过,舍弃我的生命而使大王明白一些道理,这正是我的愿望!”庄王听了立即起身相迎,请苏从坐下慢慢说。从此,庄王停止了奢侈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开始亲自治理国政,重用伍举和苏从,杀了数百个过去的腐败的官员,提拔了数百个新的(廉洁智慧)官员。从用人到各项制度实行全面改革,励精图治,上下精神振奋,老百姓衷心拥护,当年就灭了庸国,隔一年打败宋国,再隔一年又讨伐陆浑的少数民族,直打到洛阳,陈兵向周天子示威。就这样,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那可真是一鸣惊人......
以楚庄王的故事而论,他之所以三年不飞,三年不鸣,当然不是不知道飞,不愿意鸣,而是基于自己立身为国君的现状,下诏拒谏其实就是要看一看有没有真心来功谏的臣下;以死相威胁就是要看一看有没有真正不怕死的忠臣;奢侈淫逸、醉生梦死就是要故意显示自己胸无大志,看哪些大臣肆无忌惮,把一切败德恶行暴露无遗,看哪些大臣洁身自好,居污泥而不染。忠奸分明,邪正清楚后,才能够施行大手术,全面整顿,全面改革,经大乱而达到大治。这就是三年不飞,三年不鸣的个中秘密:不飞是为了一飞冲天;不鸣是为了一鸣惊人。
看来,即使是贵为国君,有时候也不得不来一点韬晦之术啊!有趣的是,这种韬晦之术还不只是楚庄王一人使用,据《史记》记载,比楚庄王晚两百多年的齐威王几乎采用了一模一样的手段使齐国大治,称霸天下几十年,淳于髡去劝谏齐威王的谜语正是伍举的谜语,而威王的回答也与庄王一模一样。-----沿着伟人智慧的足迹前行。这就是观望的力量-----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在股市里,一样需要这种韬晦之术。权威统计,成功的人士一生的交易中,80%的时间的时间都是在观望之中,而真正交易的时间只占了20%。
有人问了,市场不是涨就跌,干吗还需要观望呀?证券教科书上说:“证券投资分析主要分为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所谓技术分析,是直接对证券市场的市场行为所做的分析,其特点是通过市场过去和现在的行为,应用数学和逻辑的方法,探索出一些典型的规律并据此预测证券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如果这真是技术分析的正确定义的话,那么,我们应当不仅仅是这个意义上的“技术分析者”,我们必须把一切的技术分析手段和方法最终理解为对市场供求关系的解读,并专注于多空双方力量的消涨变化,而不是数学图形或猜想,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是“市场分析者”。 -----梁晨《操盘手训练营》
大盘120周均线快速下移,5周均线已经穿越了120周均线。34周均线对大盘形成了阻力。---动态中关注多空力量的变化。
这三条线,已经把当前的多空力量描述的很清楚了。5周均线代表短期多头的生命线,34周均线代表空头阻力区域。120周均线和这二条均线已经处在同一水平成本上。也就是说。120周内买的市场平均成本和5周,34周买进的市场平均成本基本持平了。
从K线的重心观察,周线目前还处在强式区。
自己只需要在实战策略上设置大盘上涨需要哪些条件,下跌需要哪些条件做为量化观察标准足矣。
剩下的交给市场,你只需要动态中根据具体情况本能的做出反应就足够了。
KDJ已经金叉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