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液晶电视保修期背后的数字游戏


国外液晶电视保修期背后的数字游戏
央视315晚会今日对东芝、索尼、LG等多款国外品牌液晶电视的售后维修问题进行了报道,这些厂家都把屏幕排除在主要部件之外,只保修两年,屏幕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就要承担巨额的费用。
据央视报道,索尼、东芝、飞利浦、三星、LG都执行着整机一年、液晶屏两年的政策,这些国外品牌虽然看似在执行国家关于彩色电视机整机一年主要部件三年的政策,但这些厂商都把屏幕排除在主要部件之外,只保修两年。央视报道中列举了多位消费者的遭遇,当液晶屏出现了问题,他们就得承担维修费用,而这些维修费用几乎与再买一台液晶电视机相同。
这些国外品牌不止是在玩文字游戏,更是心存欺诈的营销阴谋。面对中国家电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国外许多品牌的液晶电视机的价格与国产电视价格已相距不大,但这些国外品牌并不想放弃他们谋取高额利润的贪婪,于是,改变了他们的赢利方式。一件商品的总体成本,不仅包含了购买成本,同时还包含了使用成本等等。举个例子,一台喷墨打印机的总体成本高,还是一台激光打印机的总体成本高?乍看购买一喷墨打印机比激光打印机便宜多了,但是喷墨打印机所耗墨盒的费用远大于激光打印机的所耗碳粉的成本,而喷墨打印机厂商主要赚的就是墨盒的钱,而且,为了让用户换墨盒时都选择原品牌的墨盒,品牌打印机都能识别自家的墨盒,当消费者使用其他品牌的墨盒时,打印质量总是不如人意。一般的消费者只关心可见的购买成本,而忽略了长期使用的成本,而中了商家的圈套。国外液晶电视厂商不仅在赚品牌价值所带来的利润,他们在规定保修期时,也许早就计算好了赚取高额的维修费了。
国外液晶电视机厂商将保修期规定为两年,与国家规定为三年比较,可以节省多少维修成本呢?或者说可以通过维修赚取多少利润呢?
我们先来谈谈一个质量概念:平均故障时间(MTBF)。所谓平均故障时间就是产品从正常状态到发生故障的时间。平均故障时间可以用以下形态的曲线来描述:

 

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产品刚开始批量上市时,由于制造质量等原因会出现不些次品,然后产品出现故障的概率在很长时间内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直到某一个时期出现一个向上的拐点,失效产品的概率将大幅增加,由于该曲线很像浴盘,因此,在理论上又称作浴盘曲线。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出现故障的产品越来越多,厂商将保修期越往前移,需要承担的维修成本就越小,保修期后收取的维修费用就越多。此外,厂商规定的保修期往往就在设在这个拐点时间之前,由于此前故障率不高,因此,厂商付出的维修成本不大,而保修期一过,由于产品产生的故障率骤增,厂商就可以收取大笔的维修费用。相反,将维修期规定在拐点之后的厂商则要承担高额的保修费用。
普通的消费者与专业专商比较所获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而信息的不对称正在商家们的谋利机会,而吃亏的总是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