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向法院起诉高铁垄断要求返还一半票款等
律师公益维权的风险与使命
高铁限制运力垄断高价价格欺诈不容抵赖
2010年3月22日上午10点钟董正伟律师受柏平亮、陈东委托代表董正伟、柏平亮、陈东3人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状告京津高铁限制发车班次数量、高价销售火车票。立案庭出具了诉讼材料收据说要研究一下决定是否立案,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应当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法官出具诉讼材料收据后与董正伟进行了私下交流,法官称根据《反垄断法》第7条,铁路、电信等国有垄断企业是排除在反垄断法之外的。我说,全国人大和最高人民法院并没有这样司法解释。其次,第7条规定对受法律保护的国有垄断企业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合法经营,现在京津高铁一年半后没有听证属于违法经营状态。相信法院会做出案件受理决定的。
诉讼请求:
1、要求被告返还原告支付的京津高铁火车票348元的一半174元(以每日公里0.252元合理定价),确认京津高铁58元、69元票价属于垄断高价;
2、要求被告赔偿原告一倍的购票款损失348元;
以上 1、2项合计522元。
3、要求被告在京津高铁列车时刻表增加发车班次,每8分钟一班减少原告消费者候车时间、实现公平交易;
4、被告承担诉讼费用。
诉讼不是目的,主要是进一步推动京津高铁尽快降低火车票价进行听证。毫无疑问,京津高铁逾期没有听证,现在票价是处于违法状态。违法必究,不允许任何人、组织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同时,影响工商总局和发改委对此前的高铁反垄断举报进行执法,尽快促进高铁票价大众化、合法化。实现多赢。实事求是讲“高铁高票价”对谁都没有好处,表面上看未来有助于铁路企业获取长远的垄断暴利。但是贵族化票价造成的运输资源闲置浪费、严重破坏法律秩序、损害公民财产权益、危害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等,对铁路企业本身和国家关注民生依法治国形象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这是继 3/15之前董正伟、柏平亮、陈东、梁会青向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举报高铁垄断高价、限制运力行动之后,又一壮举。人数减少是因为考虑到法院在面对反垄断或者垄断利益集团、涉外案件立案时总是刁难,尤其是人多。其实法律维权不再人数多少,法律和事实都摆在那里,大家用脑子想想都明白了。组织数百人、数千人进行维权是很容易的事。
高铁限制运力垄断高价价格欺诈不容抵赖
有一个客观事实大家想一想就明白了,京津高铁、武广高铁、郑西高铁同样的技术标准和条件,京津目前开通70对,武广33对,郑西7对,不说高铁设计标准运能每天160对,最大运能极限每3分钟一班。为什么同样的高铁发送列车数量相差如此之大?数百亿、千亿投资出来就是为了招摇过市显摆?这不是人为控制运力是什么?控制运力结果是什么?是运输紧张和部分时段的一票难求,这样制定高昂的火车票价就有了充分的理由。
众所周知,餐饮业和一般商品服务业在新开业试营业期间,为了吸引顾客、挽留顾客都会进行各种促销活动和打折销售活动,甚至免费品尝赠送礼品活动。但是高速铁路在试营业期间,却制定了贵族化脱离中国居民收入水平、超过高速铁路设计运能投资收益几倍以上的火车票价格。这是为什么?餐饮业和一般商品经营行业都是充分市场竞争的环境,而铁路运输在中国是国有资本一家独大。高铁也不例外。
市场绝对垄断导致了高铁经营者控制运力,伪造成本编造谎言为高票价左合理化诡辩。铁道部官员大言不惭表示“旅客上座率表示认可高铁票价”。据统计数据显示:京津高铁上座率在三成左右,运力控制在标准运能的四成四,而武广高铁春运上座率高些,平时也是无法满员,武广高铁运力限制在实际运力的五分之一左右。这样的运力操控下的上座率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他们为什么要撒谎呢?
按照京津高铁58元票价5年或者10年后,民众收入水平上来逐渐淡忘票价过高的事实,那么铁路企业就会迅速提高发车数量班次,每天320班,这样按照京津高铁1000人每班每天就有32万人,一年就有1亿多人次,乘以58元就是58亿,两年就是京津高铁的投资成本,4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以后或者以前的运营都可以作为暴利存在。所以京津高铁现在不用担心每天140班次每车300-400人的上座率,铁路有50年-100年以上寿命,58元票价4年就全部收回投资并偿还贷款利息等。这就是为什么高铁宁愿前期控制上座率在1-4成,实施高票价,也不愿实现满负荷运营增加发车班次,制定公平合理的火车票价。
武广高铁、郑西高铁的情况如出一辙,而且暴利情况更严重。随着高铁线路增长,但趟列车运输人数增加,按照每公里票价制定的全程票价随之增加,但是成本却逐渐减小。武广高铁每天发车320班次,每车1400多人每天可以运送45万人左右,每人500元就是2.2多亿的收入,一年就是800亿左右的营业收入。(每张票价300元每天有1.2亿元收入,一年400亿)。两年就是1600亿。全部投资才1166亿。两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现在武广高铁每天发车33对,是正常运能160对五分之一。郑西高铁每天发车7对是160队22分之一。
按照最大极限运能每3分钟一班车,每天可以发送480对960班次。320班160对是一个正常标准运能。
运能被限制到了极点,资源严重浪费。但是240元到390元的高价两三年收回投资创造条件。铁路企业的诡计就是宁可前期铁路资源闲置,也要少发车,制定垄断高价为将来长久获取垄断暴利制造条件。
据这次法律维权行动柏平亮律师讲,他在美国坐地铁2美元,高铁7美元。美国人比中国人还穷?交通基础设施是公共公益产品,不以营利为目的,或者只能是微利经营。然而中国铁路垄断经营背景下,铁路企业和一般企业一样追逐超额商业利益。这是没有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法律监管滞后的具体体现。铁路可以使用50年、100年以上。10收回投资后,今后全部营业都是利润,为什么要把票价定那么高呢?生财有道,不能依靠垄断市场和价格牟取暴利。
律师公益维权的风险与使命
面对强大的垄断利益集团和不够强硬的司法机关,以及受到限制的媒体,随时遭遇打压报复的公民维权人士,我们如履薄冰。人生何为?正义除了金钱成本,还必须作出不怕牺牲、甘愿下地狱的决心和勇气,“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一再告诫同我一起行动的律师,只要你一站出来,肯定有人说风凉话,甚至人身恶意攻击、捅刀子。
为什么呢?一是他们嫉妒心在作怪,自己不敢做事,别人做了他们还觉得抢了他们的风头;其次,是垄断利益集团他们的队伍庞大,员工数百万,还有收买的专家教授为其利益摇旗呐喊,而背后的行政权力更是强大;3、对每个人事物的不同判断,做出不同的意见反映,只要不是人身攻击都是可以理解的。四、互联网文化的惯性表现就是“抵制和辱骂”为特色,这是虚拟空间的特色。我们看到许多有关官员的新闻后便都是各种抵制反对意见,尤其是贪官污吏和突发重大事件新闻。
这些我们都不要在意。关键要我们自己要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发展进步,实现共同富裕法治社会目标的事。有时候,普通民众受知识和生活环境局限性,对先进的文化、法治理念、生产力不够了解,容易对我们公益维权行动产生误解,这个我们要有心理准备。迟早有一天他们会理解支持的,并对过去做的理解行为忏悔。因此,参与我们公益维权行动的每个人都抱定坚定不移的信念,排除万难,坚持到底!
“刑不上大夫”不能成为今天的经常现象。垄断性行业、公用企业及其监管机构一直带头破坏法律秩序而始终无法得到法律制裁。火车票实名制违法强行对公民进行“验明正身”,把“乘车验票改为验人”就是例证。其次就是公然欺骗民众谎称高铁票价全球最低,回避京津高铁逾期6个多月不听证。毫无疑问,京津高铁票价现在是非法的。
而“火车票实名制”此时推出就是为了转移公众视线,引发民众争论,最近2-3年是中国高铁发展的高峰期,通过实名制的“幌子”掩盖高铁票价贵族化阴谋或者诡计,最终在高铁全国网络形成之时把高铁票价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为未来高铁获取巨额垄断暴利创造前期条件。
电信监管部门此时也不失时机地推手机、网络实名制,目的和火车票实名制异曲同工。小灵通3年退网为3G让路,3G资费偏高和听证问题也是监管机关极力回避的,实名制起到扰乱公众视线作用,为3G 资费垄断高价制造机会。
火车票实名制满足是“农民工的买票公平愿望。高铁票价满足的是富人需求。小灵通是平民需求但是彻底抛弃,3g也是贵族资费。这里很明确在满足不涉及公民财产权益问题上,公用企业和垄断行业及其监管机关采取的是“农民工或者农民、穷人”标准;在住房和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收费等涉及公民财产利益方面采取的是“富人和贵族标准”。“买不起房回农村,高铁上座率就是认可高票价。”
这种奇怪的“一低一高”两个极端标准,反映的是把广大的“知识白领”中间阶层民众利益踩在脚下,并巧取豪夺他们的财富。“农民工、穷人”对物质文化、自由、法制民主的要求相对较低;受过良好教育的中间阶层对民主、法制、自由的诉愿很强烈却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而实名制本身并不带给民众任何财富收益,反而制造麻烦。但是高票价却实实在在掠夺了我们的财富。高票价炫耀的理念是贫富悬殊、社会分层歧视,制造社会矛盾冲突!
只约束普通民众,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例外。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不能长期熟视无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不能只是写在《宪法》纸上的权利。只有勇敢的站出来争取,才能实现真正的法律公平正义,推进民主法治社会进程。www.fazh.cn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