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致病事件进入高发期


  《中国经济时报》2月4日刊登记者专稿说,眼下,北京两名市民“饮雪碧汞中毒”事件备受社会关注,正在多方稽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则于前段时间透露,12起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致使4035人血铅超标、182人镉超标,引发32起群体性事件。他同时表示,环保部今年将集中精力优先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污染究竟危害几何?有何应对之道?记者就此专访了长期研究重金属污染的美国夏威夷大学水处理专家董良杰。

  董良杰说:重金属污染有三个特点:一是微量剧毒、长期积累。长期饮用含有重金属的水,有毒元素在人体内积累,可导致神经系统破坏、肺癌、肝癌、食道癌等,导致区域癌症高发病率和新生儿畸变。二是终身有害,不可逆转。重金属污染造成的病变绝大部分是不可逆的,难以医治。三是杀手无形,难以提防。由于大多数重金属在水中以无机物离子存在,无色无味,一般很难直观检测。

  董良杰坦言,中国的重金属污染致病事件正进入高发期。中国的重金属污染,大部分是人为污染。主要污染源为金属冶炼废水污染、电镀工业废水、化工污染、垃圾填埋场和金属加工、废旧电器回收等。

  由于这些工业企业往往是当地的税源和就业渠道,因此即使问题集中爆发,当地政府也会为利益和政绩、形象考虑,常常遮掩不报,实情很难上达。

  为此,董良杰建议,全面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并设立国家饮水安全办公室,统领国家饮水安全战略。应该从食物链的角度对每个环节实施调查、监督、科普、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