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代伟大的管理宗师菲利浦·克劳士比的弟子和接班人,韦恩·考斯特(Wayne Kose)美国克劳士比学院总裁,克劳士比中国学院董事长,有幸与他一起在3 个不同的组织中并肩工作过25 年。其中每一个组织的经历都很难忘、很特别,是他人生中很大的收获。
菲利浦·克劳斯比试图教企业的高管们,如果第一次就将事情做正确,那么比将它们做错要便宜一些。来自全球几百家企业的成千上万的高管蜂拥而来,来寻求他的建议。通过学习和实施他在质量改进方面的建议,他们的企业和个人生活都永远改变了,变得更好!他那简单的、优雅的方式至今仍在影响着众多企业,并且成为很多成功企业、国际质量标准和质量成就奖项的核心基础。
菲利浦.克劳士比对质量的理解和方法,出自于多年来对他所服务的公司的细心观察和自己对于简单真理的追求。这个真理所用的语言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公司组织结构图中最下面的一个人和CEO都能够理解。实际上,在《随心所欲的工作艺术》中,读者们会对“电梯演讲”很感兴趣,用这一招,菲利浦也曾成功引起了哈罗德.吉宁(Harold Geneen)的注意。这一招也成为很多学院的客户和他们的CEO 之间的沟通方法。
菲利浦·克劳士比懂得管理者的语言。他曾经说:管理者只懂得一种语言,那就是金钱。通过开发一种用金钱的语言谈质量的方法,他引起了高层管理者的注意,以前从来就没有人真正做到过。他的PONC 模型(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模型)被用于指导企业高管的质量改进的努力。他的主要成就是对组织各个层级的人们都讲明了:第一次作对肯定更经济。
从自己当生产线一线工人的亲身经历中,菲利浦理解到:质量不是工人的职责,很多劣质的成因来自于管理者设定的标准。他提出的关于个人行为的零缺陷标准让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到管理者设定的标准是如何深刻影响组织的工作过程。他相信,工人可以生产出来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但如果管理者给的标准是模糊的,比如“尽量去做好,”、“已经足够好了”之类,这才是问题的根源。克劳士比鼓励管理者设定一个不会被误解的标准,要让所有人都清楚。他的零缺陷工作标准是他最为出名的主张。
克劳士比可以用很多故事来证明人们在生活中采用零缺陷的标准而改变了生活的例子。在这个标准中,克劳士比教会个人和组织一个持续改进的方法。零缺陷成为推动改进的引擎。也许克劳士比工作的最大贡献是改变了管理者对于质量的认识。在《质量免费》这本书出现之前,质量被认为具有很多模糊的特性所以很难定义,并且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实际上,甚至有很多专家都认为质量有层级的概念、很昂贵,而且消费者也不愿意为质量付出更高的价钱。质量被认为主要和制造业相关不能被应用到服务业上。
大师因“偶像破坏者”而成为新的偶像,因原创颠覆性的“零缺陷”(Zero Defect, ZD)概念而一举成名。因此,曾经一度受误解与攻击也是完全可以预料事情。
虽然ZD 非常清楚,但清楚得令人费解。问题就在这里---日本人、德国人很容易就接受它,因为他们认为ZD 与他们骨子里的东西非常默契,仿佛是为他们自发的行为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但是在美国,因为受到“革命”的洗礼,总是有一些人装出无辜受害的样子,公开场合羞羞答答地致意,而私下里却从不放过每一个“报复”的机会。虽然美国国防部直接用指挥棒掀起了全美的“ZD 运动”,但是直到被日、德用“质量利器”打得措手不及时,才不得不承认ZD 的威力 这段历史一波三折,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细心的读者一定会从克劳士比的叙述中发现企业、乃到国家的质量与竞争力的奥秘。
克劳士比非常想让人们知道:质量的定义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质量的系统是预防,而不是检验和救火;工作的标准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质量的衡量要用金钱和代价,而不是各种基于妥协的指标。经理们的职责是创造一个既有用又有值得信赖的组织,一个永续成功的组织,这样的组织会创造价值并且可以让员工、客户和供应商都获得成功。
他非常非常想让总裁们、经理们、主管们和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知道这些,并且能将他的经验用到企业里面去。因此,他写了一系列的书。包括:
《削减质量成本》:质量和成本有关系吗?很有关系。每个经理人都应该将这个手册作为工作的参考。它非常有用。
《质量免费》:著名的“质量免费”原理就来自于这本书。
《随心所欲的工作艺术》: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让这本书很好看,其实克劳士比自己的工作艺术就是随心所欲。这是每一个经理都梦寐以求的境界。
《永续成功的组织》:一个健康的组织才能成为永续成功的组织。但健康的组织是什么样的呢?在这样的组织中人们是如何做事情的呢?为了企业的永续发展,我们都应该学学让企业保持健康的艺术。
《完整性》:财务是组织的血液,质量是组织的骨骼,而关系是一个组织的灵魂。它们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这就是完整性。作为企业经理,是需要全局眼光的,完整性的管理思路是一个很好的指导。
通过这样一些书,克劳士比将质量写得无比生动,质量变得很有趣。也许正是因为克劳士比谈的不仅仅是质量部门的质量,而是完整性的质量,所以我们才忽然发现:原来质量是我们所有人的追求!
克劳士比可以改变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并且帮助他们认识到质量是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会成为市场壁垒。他那些引起管理层共鸣的语言和文字让管理者改变了他们组织内部管理质量的方式。克劳士比在质量革命方面比其他所有的作者和顾问做得都多。他所掀起的质量革命一直持续到今天。
当读者们在欣赏这套丛书,他们会发现克劳士比管理哲学和实践是如何从一家企业中产生、发展和成熟,一直到如今被广泛应用到全球大量企业中的。读者们也会被这套丛书的实战风格所吸引,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摘自《质量免费》推荐序 韦恩·考斯特(Wayne Kose)美国克劳士比学院总裁
克劳士比中国学院董事长,杨钢,克劳士比中国学、零缺陷管理中研究院院长兼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