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依赖


  键盘的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排序?你一定想过这样的问题,而且你一定认为这样的排序是有它的道理,对吗?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这样的排序确实有它的道理。

  但你知道这种排序形成的真实原因吗?它的道理到底在哪儿吗?

  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并认为目前的这种排序一定经过了某种严谨、科学的论证,这种排序或许比较符合手指灵活运用的生理规律,或许与英文字母的使用频率有关,总之,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都愿意相信这是比较科学的一种排序结果。

  真实的原因并不是这样。

  早期的键盘是机械式的,不了解的人,做梦都可能想不到目前这种排序结果仅仅是因为机械键盘中“Q、W、A、S”这几个键很容易坏,故障率很高,为了便于修理,人们便把它设置到了键盘左上角的位置,这与手指的生理运动规律及英文字母的使用频率完全没有关系。

  既然如此,结合英文字母的使用频率与手指的生理运动规律,一定还会有一种提高打字效率的排序方式存在。在电子化键盘问世的时候,就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事实证明进行优化后的排序,可以使人们的打字效率提高近30%。

  这个发现,让发现者非常的兴奋,很快有关组织和机构便接受了这个科学的建议,开始普及推广新的键盘。

  可结果却很让人失望,尽管人们知道重新排序后的键盘的诸多好处,尽管这是增加培训成本也值得改变的一件事情,但却没有人愿意接受它,已经习惯键盘原来排序方式的人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习惯。于是在机械式键盘年代产生的这个并不科学的字母排序就一直沿用至今。
 
  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诺斯(1992年获偌贝尔经济学奖)的路径依赖理论:制度变迁的路径,决定了未来发展和选择的方向。

  很多误解路径依赖理论的人便会得出:“历史决定一切”、“路径唯一”的结论并走入误区。

  事实上历史决定未来,路径决定范围,而期间的过程还可以有很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