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一个悲喜交加的一年。
喜的是,国家因为断然的措施使中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的一片狼藉中仍然保持了上升的势头,并在2009年底地完成了“保八”的任务。
喜的是,拉动经济上的房价为国家、各地政府、银行、开发商、相关利益者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悲的是,国家的财政举措只是为市场注入了一次吗啡,让市场高度的兴奋了一次,但是能够抗击市场风险的优质的产业结构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悲的是,高度攀升的房价压榨了消费者手中的财富,并借此让高房价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就像我在四年前表述的一样,中国的高房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只有持续的高房价才能拉动GDP的持续上升。而其他任何行业的产业能量都不足以起到这个功能。
此起彼伏的“地王、楼王”无一例外的推动了地方政府的GDP,让地方政府的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取得了像样的成绩。
当2009年的国家经济指标(“保八”)肯定能够实现的时候,国家断然出台了一些抑制房地产高价的措施——“国四条”、“地价首付款不低于50%”等。但是相比于之前曾经出现过的“国六条”、:国八条“等措施的效果,本次的政策依然不能够彻底解决市场高价的问题。它应该只是一次扬汤止沸的阶段性的举措,是为了年底的民众情绪的抚平、也是民生工作在年底的一种体现。
但是,2010年的国家经济任务仍然十分紧迫,在经济结构没有改观到成为国家新经济火车头之前,房地产仍然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房价至年初、年尾会有一定的调整,但是在整个一年中却会接连高涨的。没有高企的房价,就不会有地价带来的高收入、就不会有高额的税收、就不会有对消费者财富一网打尽的绝世好招。
高价已经发生,利益集群已经产生,在这种房地产高价带来高收益也带来民间极大情绪的矛盾统一体中,需要解答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制定短期内抑制一点房价的措施,更要回答“经济发展与民生实惠”的平衡问题。的确,民众在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中得到的实惠非常有限。
疯狂高价的2009年已经过去了。但是游戏没有结束,在整个国际竞争环境、国家经济结构、政府考核标准、市场供需局面、银行担负责任、市民生活常态等各自角色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之前,房地产的高价局面会一直演练下去。
当普通的市民没有能力抗衡整个国家经济政策、行业主导力量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游泳,适应疯狂的市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自己实际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