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什么名词都可能出现。什么东西经过概念包装,好像经过“注意力经济”,就会变得无比的疯狂。所以现在就产生了很多的以专做概念和注意力经济的人。昨天,看了采访白岩松的一篇文章《捍卫常识 建设理性 寻找信仰》(http://news.ifeng.com/opinion/politics/201002/0206_6438_1539698.shtml)感觉很受用,那我就捍卫一下常识吧!
信息网络永远是网络的本质。无论你什么样的技术,采用什么样的概念其核心还不是信息网络。互联网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难道不是吗?难道互联网是靠光纤和电缆连接和移动靠卫星传输,在信息网络有什么区别吗?除了技术和不同之外。在信息网络上有什么区别吗。手机和PC(个人电脑)作为网络终端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所谓的移动互联网不就是互联网终端技术不断的衍生和不断的扩展吗?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什么移动互联网,什么移动电视,移动视频有多好的前景的发展前景。我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与现行的互联网模式有什么区别。
互联网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无论什么用什么概念都无济于事。现在的互联网在一种扭曲的消费关系中前行。这种免费使用,第三方买单的模式。我想现在的互联网与一个传媒的网络没有什么区别。所有的互联网行业,都把目光聚焦在广告商手上。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规模和流量,希望获得更大的广告收益,从而降低用户的产品体验。正是因为客户与用户的
不统一导致了现在好多网站作者南辕北辙的事情。企业获取利润不在用户手中,导致的问题就是企业肯定偏向能提供利润的一方的需求,而不是用户的需求。
现在的互联网绝对是一个消费和娱乐的网络,这也是我们这些年津津乐道的事情。现在的网民天天沉醉在消费和娱乐中,几乎忘记了自己责任。因为“偷菜”,忽略女儿的。因为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的。因为“网络”服务,而上瘾的。因为信息泛滥,导致人们上当受骗的。在这种免费和互联网中。我们青年消耗了好多的时间。这些时间是这些免费能弥补的吗?我在看央视有一期《对话》讲中国的大趋势的时候。比亚迪有一位老总讲到一个问题“说现在深圳需要上万的技术工人。深圳有着上百万的打工者,有着上百万的大学生再找工作。当为这些人提供技术培训时,大家都认为很重要,但是就是没有参与即使免费都没人去”
而那位主嘉宾回答说“全球都是这样”。我不知道大家听到是怎么样的感受。我怎么感觉虽然我们的认知在上升。每隔几年知识的重量在翻倍。但我们的行动力在下降呢!想想那些在改革开放刚到深圳的那一批人对知识的渴望的时候。看看今天的人们在追求什么的时候。难道我们就说我们进步了吗! “消费和娱乐”在美国可以,但在中国绝对不可以。
我不知道大家将要做的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这一套模式有什么区别。如果在没有解决消费关系和消费和娱乐的格局时,请不要提太多的概念。
历史将会证明,移动互联网,是一场子虚乌有的事。移动互联网逃不脱互联网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