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幸运
和爱因斯坦的机遇
------关于专业选择
蔡笑晚/文
伟大的发现是从平凡的课题中产生的,就像伟大的天才是由平凡的父母生出来的一样。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平凡的课题中得到伟大的发现,上帝很公正地把机遇留给那些曾经为之付出巨大心血和精力的人。
关于专业选择,我不想给你太多的干扰,应根据你自己的兴趣、特长及当今世界科学的发展方向,同时考虑到为今后的出路作出最佳选择。
这里,我想提供几点想法供参考:
一、现代科学的任何一个学科,都像天体物理一样,课题分得越来越细,而每一个细小分支的内容却越来越繁,乃至即使最细小的分支也足以吞噬研究者短暂的一生。因此,任何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稍不经心就会年华流逝、韶光消失,尚未作出大的成果,就已经到了老朽的年龄。任何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研究者,最大的智慧和幸运就在于能够以最简捷的途径,力争在风华正茂之年进入当代科学的前沿阵地,在那里发挥自己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所以,现在的选择将决定你一生事业成就的高度,所谓“一着争来千古业”的意思也就在于此。现在又是你人生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你必须好好地把握自己,要再三斟酌、反复思量。
二、无论选择什么专业,都必须全面精通现代物理的最基本的理论,要以物理学界一代大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对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有较深的理解,才能在某一具体课题上做出开创性的工作,一旦碰到机遇时就会得到伟大的发现。整部科学发展史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伟大的发现是从平凡的课题中产生的,就像伟大的天才是由平凡的父母生出来的一样。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平凡的课题中得到伟大的发现,上帝很公正地把机遇留给那些曾经为之付出巨大心血和精力的人。而且也只有那些全面精通基本理论并且训练有素的人才能从平凡的课题中一把抓住机遇不放。
三、牛顿的墓志铭上写着:“牛顿不仅是伟大的,而且也是最幸运的科学家,因为宇宙规律只能发现一次。”看来似乎也有道理,因为规律被发现之后就不再有什么可以发现了,未来的科学家似乎没有什么工作可做了。经过19世纪科学家的辛勤工作之后,物理学所达到的伟大成就更使得绝大部分的科学界人士认为,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登峰造极,基本框架都已完成,基本问题都已一清二楚,留给下一代的工作只不过是把小数点后面增加几位有效数字而已。
19世纪的最后一年,1900年,著名物理学家汤姆逊在一篇展望20世纪物理学的文章中说:“在已经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但是在物理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小乌云。”两朵小小的乌云是指“热辐射实验”和“迈克逊-莫雷实验”。但是,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证明他是错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并未登峰造极,他们所形成的基本框架只能在某一范围内适用。物理学的天空并非晴朗,而那两朵他所说的小小的乌云,不久就酿成了狂风暴雨。从热辐射实验导致量子力学的诞生,而迈克逊-莫雷实验则引出了举世轰动的相对论。普朗克、海森堡、狄拉克、爱因斯坦等一代物理学界大师应运而生。他们在科学史上的功勋并不亚于伽利略、牛顿。
因此,有志于攀登科学顶峰的人不必羡慕牛顿的幸运,也不要被已经建成的框架所约束,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有待人们去揭示的自然规律仍然像牛顿时代那样多。因此我再重复一次,不管今后选择哪一专业,实验的、理论的或应用的,都要全面精通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以一代大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要仅仅做一些把小数点后面增加几位有效数字的工作,不要满足于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而是要时刻留意天空中的乌云,一旦机遇来临就要呼风唤雨,让一场暴风雨在你们的呼唤中到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