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银:我的敬意


 我曾经在大红门待过,我以为西红门跟大红门差不多远,结果不是一个地方。现在我们看西红门这里是高楼林立。这个变化衡焕儒先生有很大的功劳,我们从《衡焕儒风雨六十年》这本书里面看到了他跟这片土地的关系,看到了他对这块土地的贡献。

    只有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真正地实事求是了,真正地踏下心来干,真正用了好政策,有了很好的发展环境。衡焕儒先生没有放弃这个机会,抓住机会,带着西红门的老百姓把事情干成了,干成今天这样的事业,所以我觉得很高兴。因为他们干了这么多事业,才有了晏彪的这本书。所以我说,这本书所写的和事实是比较相称的,衡焕儒是一个值得去书写的农民。但是他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是一个企业家,他是一个改天换地的人物。所以能参加这个新书发布会我很高兴,我也是个农民,我20岁离开农村,我今年也60岁了,但是我的家乡和我们西红门比起来,差距何止天上地下,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还有很多人睡在草棚里。所以看到西红门的变化,我对衡焕儒先生充满了敬意,也对晏彪写这本书表示敬意。

    最后我说两句话,孟子曾经说过“穷不思异,达不离道”,我想这两句话放在衡焕儒身上是很重要的,衡焕儒年轻的时候很穷,很早就失去了母亲,他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是他有情有义,他有一个以孝为核心的精神。

    衡焕儒是个人物,让西红门变成了人间天堂,我们应该感谢他。晏彪这本书值得一读,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时代英雄人物,这是作家的责任,我们也应该感谢晏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