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11条”后北京楼市开始唱空歌


             “京11条”后北京楼市开始唱空歌

                文/马跃成
    能不能认为“京11条”是比“国11条”还厉害的调控利器?能不能说北京的楼市调控从此就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未必是这样。
    从“京11条”的内容看,没有什么新东西,有的只是过去政策的重复。不过,我们现在也确实不缺政策了,关键是继续执行下去,并且落实到实处就行。
    但是“京11条”对具体落实中央政策方面依然不够具体,大量使用了诸如:切实增加、加快推进、严格管理、严格执行、从严控制、加强管理、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切实落实之类的含糊其词,让我们对这样的文件的效力大大折扣。
    这些似乎是很重视、很强调、很有力的表达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他只能让人无所适从,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像严打那样,一阵风来了,就嚷嚷一阵,过去了就什么动静也没有了。
    什么叫严格?什么叫不严格?该怎么着就得怎么着?难道政策到了执行层面还可以灵活掌握?
    另外这个文件是对谁讲的?让谁去落实?
    这个文件我用12个字就能概括,贯彻中央精神、加强市场管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东西?这11条内容也都是以前公布过多次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中央文件要求的,北京方面只要拿出具体计划就可以了。
    在落实方面,政府也是监督管理的只能,所以加强市场管理是必要的,说加强是因为原来疏于管理,甚至没有管理。所以怎么加强管理,要拿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还要落实到人,到部门。应该定目标、定程序、定标准。这样才叫真正落实中央的调控政策和精神。
    其实,我们不应当总是忙着制定文件,文件再多落实不了等于零。07年那阵就有很多好政策,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也没有听说要废止,比如9070政策,最近就听不到有人讲了。
    社会发展、经济发展都害怕朝令夕改,新政策的效果有个滞后期,老政策的影响有个惯性。但是,我们很多时候,认识不到这个规律,政策反反复复、倒来倒去,让人无所适从。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北京率先出台这个“京11条”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他起码向人们证明北京市政府是在做调控的工作,在打压楼市泡沫的过程中是想有所建树的。
    这让那些散布北京市政府力挺楼市和房价的谣言不攻自破。
    所以说,“京11条”虽然没有多少新意,但是对市场的舆论导向有重要作用,这个效力估计在全国两会之后,就会显示出来。因为,两会上还会有更明确的政策信息释放出来,两会上的言论,现在我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从这个角度来看,“京11条”以后,北京楼市的话语权开始转移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