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晚:央视高潮了 观众很寂寞


虎年注定了一切将会来得很凶猛,2010年央视春晚的广告和收入也不例外;一台集众明星欢聚几个小时的晚会创造了近十亿的收入,也只有大国企央视有这个魄力让广告主们使劲砸钱。
往年春晚人们回味的是节目的经典,今年春晚结束后“春晚收入、春晚广告、春晚明星、春晚保鲜”的话题在各媒体迅速散播蔓延,各方评论对2010虎年春晚好像颇有意见,业者担忧春晚还能否继续红火,观众担忧春晚节目“轻品质重广告”的致命性退步是否意味着什么。对央视春晚而言这是个沉重的打击,而从往年的压轴赵本山小品到今年变成套广告最多的“春晚最烂节目”,有观众甚至发帖跪求赵本山别上春晚了;可能央视也感觉到了什么,趁老赵还没被“轰下台”之前狠狠捞一笔、趁地方台还没完全替代的时候广纳粮草?显然这时候赵本山是商业化受益者,也成了被舆论攻击的“挡箭牌”。
除了来自业者和观众的舆论担忧外,近年来地方台的围攻和网络视频节目的振兴也令央视春晚颇感压力。在往年,大年除夕夜看“央视春晚”似乎成了难以割舍的习惯,逢亲朋好友或多或少的会提及有关春晚的话题。但经过前两年地方台春晚节目的影响铺垫,2010或者我们已经开始动摇那个难以割舍的习惯,有亲戚说除夕夜手中遥控器在观看央视春晚时会不经意的想看看其他地方台的春晚节目,这是为何!“央视春晚”已经不如往年的吸引力了?地方台的春晚或者更吸引你?别想太多,观众忠诚度倾向的原因总是很简单的。
《中国新闻网》在一篇“央视春晚深陷困境地方卫视上演厮杀抢观众大战”的文章评论称:“经过25年的风雨,整个中国电视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娱乐文化、美学标准都在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视业必然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地方台春晚个性鲜明、地域特色突出,在口碑方面,有的甚至超越了央视春晚;各具特色的春节晚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娱乐需求”。
正是在这种观众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的环境下,“轻品质重商业”变成了央视春晚的致命伤,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能使春晚变得更具影响力、更具吸引力、更多创新力,同时也可以毁掉这个有着25年口碑的皇牌节目。我想说,观众和业界看今年春晚反馈如此多意见,对央视而言是一个“警报”,不用过多少年,如果在资源对等的情况下,即便央视春晚有强盛口碑的影响力,它能否继续稳住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没人敢打包票。事实上先兆已经出现,我们看到“春晚”这个美好的回忆正在被一种叫“过度商业化”的病毒侵蚀。
看完赵本山的《捐助》小品、看完刘谦的魔术节目,会有一种被强奸的感觉,而凶手正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商业广告”。当一台原本精彩高品质的节目被强行植入过多广告、当观众被强行接受广告时一切都变了味道,我们不再讨论节目的妙笔之处,而在评批广告砸了节目的精彩;节目本身传递的信息“被改变”,观众潜意识的意愿“被改变”,更可气的是导演还嬉皮笑脸说“他们是自愿的”。是的,春晚这个神话般的“财源”正为央视带去一年一次淋漓尽致的极兴高潮,赚得满盆满贯;然而观众却被愈演愈差的节目压抑着,他们会无聊,最终可能只有用遥控器转台来自我安慰并表达“不满意”,届时亏得可不只是一次高潮后的快感。(作者: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