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掌握信息,后客观思考


先掌握信息,后客观思考

     我们每个人思考的依据是什么?是我们所了解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理论。如果所了解的信息不够全面,自身掌握的理论不够扎实,会严重影响思考的结果。因此,思考问题,应该先从尽可能了解全面的信息入手,即便是自身理论分析能力差,那么也很容易去理解别人思考所得出来的结论。过去很多人都觉得中国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虽然确实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根本的问题是信息渠道不畅通,就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政府控制了信息渠道以后,人们的思维就会不自觉地跟着御用文人的思路走,在有限的信息面前不是人们没有思考的独立性,而是难免会根据如此少量的信息想到一起去。因此,开拓思想是从开拓信息渠道为起点,掌握更多不同视角的信息,以形成事物的立体还原,只有掌握了尽可能多视角的信息,才谈得上一分为二地去分析事物。这是一先一后的关系。

     过去我们曾经的教育把两个概念混淆了。了解和披露信息是一个概念,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又是另外一个概念。当你要去了解或是披露信息的时候,往往被人们以“要一分为二看问题”的理由所阻止,环顾我们周围的情况,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比如说我们去揭露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当中所犯的错误,马上就有人跳出来阻止说,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毛泽东在中国还是有贡献的,应该客观地评价这个人。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搞混两个概念的现象,就好像是我看到了老王杀人,到公安局去举报,你不能让我从老王过去为革命做出多大贡献开始说起,我只是来举报他杀人的,不是法官,千万别搞错了。所谓客观思考其实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任何人都会带有自己的偏差,所谓客观是自以为的客观而已,因此难免会产生自认为客观而到了别人眼里就显得不客观的现象,或是你认为某位作者很客观,而到了别人眼里就会认为很不客观。因此所谓的一分为二看问题永远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决不能去要求别人,你去要求别人就等于将自己的价值尺度强加于别人。在中国往往把这关系搞反了,首先政府就把自己的价值尺度强加给了民众,从来都是以赞美政府,批评一点政府的皮毛琐事为一分为二的尺度,造成民众效仿以后用来相互攻击。那么谁是法官呢?十三亿人民,十三亿法官,人人平等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写文章也是这样,如果作者错把自己当法官了,自认为公正客观或者自封为公正客观,这是一种过度自爱的表现。每一位作者都是一个信息的视角,任凭自己再缜密的分析都不过代表一个片面,因为任何人在掌握信息上面都带有自己的片面,任何人在掌握理论方面都有自己的局限,更有甚者,很多人带有自己的利益。而所有带有片面的视角综合起来才构成事物的全部,阻止别人提供自己的视角是很没有道理的,阻止全面信息的传播是中国以及所有独裁国家的特色,不过中国确实也是在进步。过去我们接受政府的一个误导,就是崇拜权威,忽视自己。让人们误认为有了权威的信息渠道和理论分析,自己的思考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这就是中国人丧失自己独立思考的原因。其实根本就没有权威,无论是政府封的,还是自己封的,其实都带有自己的片面。尤其是政府所控制的媒体,都带有维护统治者利益的色彩,与其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样的思维才能导致独立思考。这里不是说因为别人片面所以自己也应该片面,这里不成因果关系,而是本来就都是片面的,也就是说你只要要求自己客观,尽管你认为的客观在别人看来并不是这样的,但你绝没有资格要求别人按你的尺度来客观。关键你要保证提供的一切是真实的,你的努力使人们看到得更全面。

 

     要想自己独立思考首先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独立寻找信息来源,试想,你连独立得到信息的劲头都没有,哪里来的劲头去独立思考?有责任感的话还要和人们分享信息,这样可以使分享你信息的人更方便地分享你的思考。其实中国一直以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不畅通。 互联网时代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多的信息来源,尽管中国政府耗费巨额致力于网络的审查以及封锁,但是翻墙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这是独立寻找信息渠道的一种手段。往往越是封锁的东西就越接触本质,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任何国家都会禁止对国家有害的东西,但什么是对国家有害东西,每个国家的解释却不同。民主国家认为对执政党有害并不代表对国家有害,何况批评执政党的失误未必是对执政党有害,但一定是对国家有益的行为,中国就不是这样认为的,相信北朝鲜更不会这样认为。那么到底怎样认为才是有益于人民的,这就需要了解西方社会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出结论,你不能在我了解信息的时候告诉我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应该在我了解全面以后再说这种话。那么我有可能了解得全面吗?不可能。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你没有机会说这种话。

    我的博客定位是我反复强调的:我只是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加上我的思考拿来和大家分享,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提供信息,一个是展示我的思考。提供信息没有是否客观的问题,只有是否真实的问题。而我的思考是我所认为的客观,也是很多热心的读者认为的客观,我并不会在意别人是否认为到底什么客观的,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人有资格给我下断言。任何一篇两千字的文章都是一个我自己的视角, 通过自己的经历得来,而分析问题也只能根据本文的内容,肯定带有片面性,我只能要求自己按自己的尺度客观地看问题,而我不会按别人的尺度来评判到底什么才是客观的。允许别人把自己的视角表达出来才是一个客观的态度,把自己看作客观世界里面的一个分子,而不是客观世界的评判者这才是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方式。

     最后顺便说一个在中国非常滑稽的现象,就是把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混淆起来,我们常说的“捍卫你自由表达的权利”是指的捍卫你在公共空间里面或者是自己的空间里面的自由表达权利。那么私人博客是不是公共空间呢?那就要看博主和网站之间所签的协议了,遵循契约的态度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如果协议上声明这个博客属于公共空间,博主无权删帖,或是博主必须说服或是回应所有持反对意见的人,谁签了这种协议,谁就必须履行契约,反正我没有签过这类协议。什么叫言论自由的环境?是我在我自己的空间或是公共空间里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我找来的信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不违法又不违背契约的情况下,不得有人干预。而你在你自己的空间或是公共空间里面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你找来的信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不违法又不违背契约的情况下,不得有人干预。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