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原生态”集体文化行为


 

“假设•原生态”

 
——虎年春节集体文化行为
 
 
 
主题:
“假设•原生态”
沙龙方式:
集体参与的文化行为
时间:
虎年春节期间初五上午九点
地点:
中国山东·麟凤轩
联络人:
房子 仲晓海 李文 胡飞一刀 贾冰 于涛 杨成军 冯磊 孔浩 余自言 艾昕  李伟平
参加者:
所有的亲临者都是值得尊敬的受邀者,所有的在场者都是“假设•原生态”文化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热情的参与是您的一次“假设•原生态”宝贵体验,富有质感的参与是您生存质量的精彩呈现,激情迸发地参与将构成您生命经历的财富,独特揭示私密的“假设•原生态”文化行为必将书写您的自在真实。
策划:向隽
平面设计:向隽  罗宏伟
 
 
 
“假设原生态”
 
——集体文化行为策划阐述
 
 
 
原生态,一旦进入当下的文化审视
 
原生态就变成了一种胃口
 
原生态离开了原野就不再是“原生”的那样
 
就像梦境是不可被表述的
 
只有在现代文化际遇中
 
我们才格外渴望原生态的存在
 
进入文化情怀中的原生态是一种幸运
 
因为我们企图来保存这个“原生态”
 
而将被关注的原生态又是一种不幸
 
因为这已是经过选择的原生态
 
没有谁能够保证这不是事实
 
原生态
 
只是一种文化记忆的形态而不会是“原生”
 
看看那些被我们以当代经验篡改过的原生态
 
看看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被留存下来
 
当然您不留意也许一汪水都会蒸发
 
当然您不乐意抖搂那些旧事故情并不能影响今天的行程
 
当然您所理解的文化不一定都依赖曾经的“原生态”
 
在举世求财逐乐的今天奢谈活着的意义未必合理
 
我们置身其间的生活气象已经是易碎易耗品
 
曾经的理想曾经的爱情曾经的伤感曾经的色彩
 
它们还在那里呼吸着吗
 
妄谈原生态几乎接近虚幻
 
原生态行为可能变为一种奢望的表达
 
但是我们应该允许假设的存在
 
这会帮助我们再次触摸“原生态”
 
当然这是假设 而不可能是真实的还原
 
一如在今日的濠水边渴望老庄当年的优越
 
即能够知鱼 又能知子非鱼
 
庄子话语诞生在那个不可再现的原生态
 
庄周梦蝶的天空比我们的想象都要新鲜
 
由此想来我们不必在新鲜消逝的遗憾中沉沦
 
为了接近原生态
 
我们应该允许假设
 
假设人之初
假设水浒化
假设回到桃花源
假设你是某个毫无自我的生物
假设你是未来的一个事态
假设女人还没怀胎
假设你曾拥有激情燃烧的青春时光
 
幽默吗不是 今日的假设带点儿荒唐或者冷酷
 
假设的自由 也许会演变为一种置换理想的文化消费方式
 
但只有假设的存在
 
我们才可能走近原生态
 
原生态被允许假设
 
我们的生存感受才可能被原生态
 
那些“被某某”公式在真实的生存中并不荒谬
 
被集体被忽悠被装修被妖魔被广告被户籍被民间被国际被流浪被端庄
被开放被格式被品牌被反叛被市场被儿童被改革被电视被规划被摩登
被量化被下岗被陌生被快餐被观赏被档案被误读被异类被网络被代表
 
被假设的原生态啊 
 
期待诗意期待戏仿期待价值期待国家期待娱乐期待解构期待经典期待发酵
 
有多少假设值得我们放开生硬的促销
 
有多少原生态不可再来
 
少林武僧进入纽约的商演舞台
 
皖南的大染坊进入张艺谋的伪民俗电影
 
枣庄鸽子楼进入胡飞一刀的诗歌文本
 
云南古老民族的祭祀仪式进入杨丽萍的编舞
 
西洋宗教信仰进入山东女作家的茶馆
 
“大眼睛”的失学女童进入高等学府
 
文革小道消息的神秘气氛进入网游者的淡漠
 
对抗主流的艺术进入北京798的时尚休闲时代
 
地下室的爱情进入手机短信的礼节赠答
 
月台和行李箱的诱惑进入半生北漂的行踪
 
小酒馆雪夜的贺卡进入话语同仁的谋生奔波
 
海礁上的五月旅行进入电影院外的招商广告
 
孤独三峡酷暑的夏桑菊进入遗嘱诗稿
 
推铁环玩耍的孩子进入汽车品牌和驾照
 
汶河苇子上的柔软进入千孔一面的现代瓦房模式
 
山亭石板房的淳朴进入东湖豪华吸金小区
 
痴迷小画书的孙小弟进入点击量即将超过老徐的非著名博主
 
当我们回首审视“被某某”时
 
不止是光荣不止是超凡脱俗不止是智慧闪光
 
当我们“被某某”时还会留下一丝“尘埃落定”的“原生态”
 
拥挤 迷失 扁平化 广场 虚妄 快餐 困惑 平静
 
那些“原生态”会被割裂吗
 
那些“原生态”会被失忆吗
 
平凡中的微澜也是值得亲近的微澜
 
真实 质感 体温 恍然大悟 或者放弃
 
再次接近“原生态” 然后轻轻转身
 
“假设•原生态”就是我们今天的生命质量彰显
 
“假设•原生态”可能是时代精神的一次体现
 
“假设•原生态”也许是这个虎年春节最有意味的鞭炮
 
“假设•原生态”也许会是剥开内核温暖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块老石头
 
拿出您的“假设•原生态”来品味一把
 
让您的“假设•原生态”与我们一起共度当下时光
 
可以唤起人味儿的就让它苏醒吧
 
能够摩擦出神的就让它“行为”出可掂的人生力量吧
 
特别提示
必要的准备:
关于如何参与“假设•原生态”集体文化行为的疑问?
比如说,“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就被迫钻进了阿庆嫂的那个又闷又黑的大水缸已然是胖胡哥的发迹物证;初到上海花去一顿午餐却获得一本朝思暮想的小画书乃成为鲁南非著名博主“曾经的过去”的一段非凡的“曾经的过去”;一小截儿红头绳是杨白劳在大年夜送给喜儿的最初的快乐;《午报》上的一小篇泛黄的报道是滕州准北漂一族初闯京城的难忘记忆;在水泉的山岗岗上溜达意外捡到一块老石头蛋蛋是如今盘踞大观园古董玩主的一次得
意之作;被某村官儿刁难所留下的一张检讨书是姐姐下乡渴望回城时的一次煎熬;遭遇一黑警察非法拘禁所要的一纸暂住证是枣庄青年作家的一个写满愤怒的印证;还有,读小学时你偷偷刻在书桌上的汉界楚河已经是男生与女生的一段甜蜜;还有还有……能够涉及到属于您的“假设•原生态”文化行为的一个老物件,传达您的一段远去情绪的老照片,可以表达您的一桩际遇的布包包,奶糖化去而体温犹在的一片儿糖纸。不说了吧,自己准备您所理解的或者愿意与我们分享的具象或者抽象的那些行为,是吧,放开您的包袱,不必太隆重不必太成熟不必太高雅不必太那个什么事事儿的那什么,都是哦,都是值得我们一起“文化”一回的“假设•原生态”。
 
 
复习课: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原文记忆补充: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出自《庄子 秋水》
 
 
(原稿不慎在昨天傍晚被可气的电脑“贪污”掉了,悲惨世界啊!只好熬夜再敲)
2010.02.10 07:06再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