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摩托返乡大军是忧伤的风景


周明华
戴上头盔、披上雨衣、载上家人,回家过年。春节临近,由佛山、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城市返乡农民工组成的10万“摩托车返乡大军”,沿着321国道返回广西、贵州、湖南和四川老家过年。他们穿着厚实的棉衣,结实的绑腿,防风头盔等,或成群结队,或独马单骑,车上大多数是小两口子,或夹带一小孩,奔驰在国道上,成了春运交通线上一道特殊风景。(2月9日《南方日报》)
   

虽然我从报上刊登的照片上那群急盼回家过年的农民工的眼神里看不出忧伤,虽然这次广东有关部门为确保“铁骑大军”能顺利返乡,组织了2万多交警上街,疏导指挥,在雨雾等恶劣天气警车开路,沿途护送等,可以说这是 “铁骑大军”身边的一支“护骑方队”。但我仍感后背发凉,数百甚至上千公里的漫漫归程,毕竟不像“骑着兜风”般闹着玩,踏上归途的农民工兄弟姐妹,将更多地会被风险与寒气裹挟。因为警车为他们开道只是短暂的,在更多时候,他们不得不千里走单骑。
 

二月雨飞,寒风刺骨。风掀民工粗鄙的衣衾,道路上更多的是无助与孤单。报道称,有关部门将在路上设置专门休息点,提供休息、暖手、热茶、药品和修车工具等服务,这些看起来虽然是我们社会的一种人文进步,是大家伸出的已显温暖的社会援手,但在一些复杂的路段与不得不上高速的路上,我们又靠什么去保障这群民工的生命安全呢?笔者现在这么说,似乎已显多余,因为这群民工已经骑车上路。为此,我们只能默默祝福这群公民,今年一定有好运,让天佑他们能安安全全地回家!
 

即便这样,我不得不说,逼这群公民骑车回家的相关部门不能停止反思。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记住这支“铁骑大军”的身影?他们是处于弱势的民工回家潮的人群,他们一年复一年默默地承受着购票与拥挤带给他们的苦楚,这个苦痛让所有人感到悲伤和沉重。每一个外出务工者急待回家看望老小的公民,他们的愿望都是真实而急迫的。然而,为何“一票难求”就能永远这么“难求”下去呢?既然铁路部门日前称到2012年可化解 “一票难求”问题,那么,对现有售票与打击“黄牛党”的硬件设施缘何迟迟不跟进,连年呼吁至今的实名制售票居然仍停留在局部点上像蜗牛般爬行。
 

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连我们的宇宙飞船都可以上天都可以按时回家,难道就解决不了一年一度的务工者购票难问题?特别是,在对“黄牛党“的打击上,我们首先应从清理“黄牛党”的源头做起。就拿火车票效仿飞机票的身份证查验系统以防倒票来说,就一直没有人以“人力不足、技术难题”相推诿,个中猫腻让人费解。记住这群“铁骑大军”的身影,这提醒有关部门不要忘记自己服务不周甚至很差劲的责任。我们的时代需要从心底唤起制度性反思,需要极大限度地充分盘活目前的公共服务资源,为我们的时代留下不再歉疚的服务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