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干部把群众满意放在首位的破冰意义


 
孙金栋
 
12月6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招录社区干部结果公布,279人符合条件,公示、体检合格后,他们将纳入事业编制,成为社区在编干部。这是乌鲁木齐首次打破“一考定终身”惯例招录国家干部。(12月7日天山网)
 
据了解,与以往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通过笔试来初选不同,此次天山区招录社区工作人员笔试程序放在测评工作之后,也就是说民主推荐得票率和民主测评优秀率均超过50%是第一条件。
 
把进入国家干部的第一门槛交给群众说了算,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达不到设定的门槛,就给予准入否决。先考后评与先评后考,它不是简单的位置颠倒,而是关系到选人“谁为先”的重大问题。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根本原则。“先考后评”,是在学历准入前提下的考分排列,它的主流是“才”的衡量和象征;“先评后考”,是把准入的门槛交给群众民主推荐和测评,而且不搞唯学历和唯年轻论,把学历条件放宽到中专、最高年龄放宽到45岁,群众满意率成为干部的生命线,他的主流是“德”的衡量和象征,具体体现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这次面向天山区社区非在编人员、巡逻队员等进行的定向招录,参与测评人员的组成事关测评结果的公正程度。比如说,参与测评人员与参聘人员仍然可能有关系亲疏、情况了解深浅不一,不排除个人好恶,他将可能影响到测评结果的公正度。
 
以此引出下一个话题:希望天山区从打破“一考定终身”上升到打破“一任定终身”。任何制度都有它的局限性,社区干部通过上岗试用、考核之后,不合格者有必要实行动态任职,能进能出,出口畅通,保持一池活水,才能做到始终让胜任岗位的优秀干部工作在社区基层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