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两极分化,是行业整合的必经之“坎”。


  最近看新闻,发现“联拓在美国递交上市申请,或成年内第四家上市经销商”的消息让人振奋。北京联拓集团即将上市的消息为2010年的车市增添了新的亮点,经销商的两极分化是今年车市的一个重要特点。

 

一、资本市场融资,成为经销商长大的“通道”。

  经历了10多年的历练,经销商“个头”变得越来越参差不齐,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今年经销商的队伍与往年最大不同就是两极分化加剧。大集团扩张兼并,势头强劲,规模越来越大;单店势单力薄,艰难维持;二级代销寄人篱下,看别人脸色渡日。

  把经销商分为三六九等从2005年4月1日《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实施就开始了,尽管此《办法》确定了经销商与生产商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但在经销商范围内取得品牌代理资格的还是强势的。代理品牌越多实力越强,从1个店、2个店到若干个店,做大无非两种方式,或大鱼吃小鱼或申请再建店,无论采取哪种扩张,都需要是“硬通货”。资金从哪来?自筹?远水不解近渴;贷款?额度有限。成为集团者当然是凤毛麟角,出身不同待遇自然不一样。怎么才能要扩大规模?资本市场上“淘金”是唯一且最佳途径。今年以来,已有大连中升、中进汽贸、正通汽车三家国内经销商选择上市融资,联拓集团跟随其后成为第四家。专家指出,随着大型经销商集团的扩张,未来几年将是经销商上市的高峰期。

 

二、经销商整体生存状况并不乐观。

  经销商生存境遇 “三三制”( 即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维持、三分之一亏损)法则基本没有多大改变,比例上下浮动不大。集团的优势非常明显,资料显示,2009年销售额过100亿的经销商集团有10个,超过50亿的有15个。国内授权的品牌经销商超过3万家,其中占经销商25%的大集团完成了44%的销量。市场竞争的残酷迫使经销商要活下去,就得拼命扩张。维持的和亏损的都是资金惹的祸。4S店的经营成本较高,新车货款、场地租金、人员成本等一个都不能少,资金链是经销商发展的头等大事。虽然今年汽车销量持续攀升,专家预计将达到1700万辆,但经销商的日子却是苦乐不均。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介绍,“今年有30%的经销商面临亏损,其中多数为新店和单店”。亏损的原因,资金是个致命的因素。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一旦资金链断裂,4S店只能等死,退市将再所难免。

 

三、经销商两极分化并非坏事。

  自然界“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汽车流通领域同样适用。经营低端车型的单店在这次大浪淘沙中有可能被大集团兼并,这一现象已成趋势。如果不向集团化发展,迟早会被别人吃掉,如今的时代本来就是强者生存的时代,动物之间弱肉强食,企业间的竞争也是如此。如果是单店或销售低端车型店,不如早做准备主动出击,疏理本企业的优势,寻找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新东家,取长补短借势成长。这里最重要的是观念问题,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是一条自然规律。中国汽车流通界要改变散、乱的现状,只有通过经销商自身的整合、抱团,形成大的汽车集团,提升服务质量。

  2009年1月,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在《振兴钢铁和汽车产业规划》中提出“结构调整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结构调整不仅包括生产领域,同时也涉及流通领域,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来调整经销商结构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对于实力雄厚的经销商集团来说,谋求上市融资来解决由分散到融合的发展问题,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本文为独家供给搜狐汽车刊载的原创文章,版权归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