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的教学衔接


  中小学英语的教学衔接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小学英语的全面开设,农村小学英语与初中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如何衔接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试图探索出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英语  起始年级  衔接 教学 方法

    

  

  今天农村小学也从三、四年级起就开设了英语课程(小学英语教材是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Primary School En sh.),可由于许多农村小学并没有配齐足够的英语专业教师,其中少数小学英语教师的部分语音不够标准,所教学生存在语音问题,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很难纠正。其次,刚从小学升上初一的学生,仍然保持了小学生天真幼稚、个性活泼、求知欲旺盛、向师感强烈,他们希望教师教法生动灵活、态度和蔼亲切,并时刻关注他们。所以,在新学期授新课前,我认真作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易于师生情感沟通;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方法、建议等;创造宽松友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用真诚的态度和虚心好学、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便于师生情感的衔接,《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亲其师信其道”。接着,对所教班级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弄清楚所有学生在小学期间所学英语及教材的学习情况,并用合适的小学英语综合试卷对全体学生进行测试,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水平。

  首先,“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众所周知,教学内容的衔接作为初中起始阶段的一线教师只有切实把握Go for it与Primary School En ish教学内容的异同之处,才能理解初中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知识体系,从而为初中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提供可靠依据,让新生从第一节英语课开始,就有一种学习的新鲜感和紧迫感。《新目标英语》即Go for it,只是Go for it七年级上册中的难度在增加,内容在拓展,语法点对学生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而我们农村初中则更需注重发音教学,加强语音教学的趣味性。音是语言的基础,学好语音不但有利于正确地以声音的方式表达思想,而且对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力大有帮助。作为初一的英语教师要特别注重发音的教学,更要重视48个音素的发音要领和发音比较,克服学生发音不准的缺点,让学生掌握好发音规律。如: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和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到意兴盎然,善于将机械性语言项目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去交流,培养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语言材料出发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从机械性思维向意义性思维和交流性思维转化。根据发音教学的特点,在单词教学中就要注意元音字母组合,元音和辅音字母组合,辅音连缀,以及多音节的划分,句子朗读等方面的准确性和趣味性。还可以针对初一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的特点,选编一些与音素相关的歌谣、歌曲、谜语、绕口令以及小短文等,让学生在有趣有活动中巩固所学音标和读音规则,为掌握好单词打下好基础。如在教一组清浊对应的辅音音标[p][b]时,可不断地进行读音对比练习:pig-big,park-bark,pear-bear此外,还可以以旧引新,重视中小学英语知识的联系。初中英语课本有许多词汇是在小学阶段已学过的,重现率高。发挥小学的灵活教法和中学重视准确性的教学优势,使中小学英语教学更好衔接,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利用直观教具,建立形象思维去识记大量单词,如适当地在课堂教学前几分钟安排”Duty report”或”Free talk”这样的话题;在每节课上都可适当安排2分钟左右的听写:新授单词时加入音标教学,强调语音知识,达到中学教学要求。同时还应注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在初中教材中即将出现的新词汇,在归类中有机地复现,使学生在练习发音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读音规则,记住了单词,还了解了词的基本用法,从而为进入新课学习奠定基础。另外,多开展词汇听写接力赛,学生升上初一后,仍然保持小学时候那种大胆发言,好胜心强,喜欢活动教学特点。教师根据这种特点可以每堂课开始或结束前几分钟,叫各组的学生依次到黑板上听写相同单词。(每人写一个词)。依次进行到最后一个单词,看哪个组听写得又快又准,既检查了他们的记忆情况,又可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然后,归纳、选编课堂用语,做好听说训练的衔接。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以讲英语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归纳、总结、选编一些课堂用语,印发给学生,供他们练习、运用。使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新教材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比如在小学时学生总是记住了“I am, he is, you are.”等句型,而上初中后要用到谓语动词,如不是为了构成某一时态和语态的需要,“am, is, are”等be动词就不能与谓语动词共用了,所以就只能说:“I work in Bejing.”(我在北京工作),而避免出现“I am work in Bejing.”这样的错误。

  进而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也很重要,初中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的转变、中学与小学老师教学方法的差异、学习科目的增多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再靠机械记忆、单纯模仿、无意识学习已无法适应,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每课书学习之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借助于生词表,有的放矢地研读对话或课文,初步了解将要学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的疑难词组、句型等,使学生产生强列的求知欲望。有了求知的欲望,在学习中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另外,新课的内容经过预习,学生学起来轻松,更大的收益是使学生养成了勤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其自学能力。其次,英语课上教师应使学生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学到的英语语言材料,高效地掌握每节课上所学内容。如Presentation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眼观教师手势,耳听教师表达,脑子理解、记忆教师所表达的内容;在Practice过程中,要求学生张口读、脑子记、手写重难点单词;在Consolidation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背诵本堂课所学内容,在背诵时,脑子里要呈现一幅图,背完之后可用简笔画把所学内容画出来,反过来还可以看着图画把所学内容复述或背诵出来。

  最后,注重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衔接足进学生重视课后复习。教师要组织难易适中的诊断性英语考试,包括词汇测试、综合测试、听力测试等。通过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全体学生的英语基础,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可靠的教学依据;促使学习差的学生知己知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弥补学习上的不足。考试形式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既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的内容;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口试。避免过难、偏易,分值尽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否则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容易加重学生的负担。

  着眼于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把元认知策略引入外语教学实践中,对于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是英语教学法理论之一,在教育心理学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大教育心理学就有关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及心理的个别差异的概括都是研究衔接教学的基础。认知教学法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重视人的思维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重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着眼于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元认知理论心理学的元认知理论是关于认识过程的知识,以及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等过程调整自我的认识,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越来越引起国内教育界的重视.掌握学习策略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oo3年第11期.

  [2]陈波,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陈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出版.

  [5]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第6期.

  [6]当代教育论坛.2002年第9期.

  [7]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4期.

  [8]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专刊.

    [9]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

  

  http://www.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