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关税加快日本落后步伐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政府28日决定,提高400余种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

报道说,一直以来,日本从支援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产品,实行低税率的“特惠关税制度”。但考虑到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政府认为,如果继续对中国产品实行该制度,将偏离其“扶贫济困”的本意。

根据日本政府拟定的方案,今后,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当中,不享受“特惠关税制度”的产品将由13种大幅增加到约450种。产品类别涉及日用品、服装、农产品等。日本政府计划于明年初召开的国会上提交该方案,4月1日起正式实施。

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商品比如苹果,是看着苹果价格,想着对苹果的评价,认为值得才买。当心中估值与价格相等时,你买的苹果数量也同时定了下来。

现在提高了关税,相当于在苹果价格中加入一块。价格上升,你的需求量就下降了。本来消费者可以多买苹果,多享受苹果;生产者可以多卖苹果,多获取收入。现在关税提高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利益减少了,而且,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损失多于政府能收到的关税。

以上是从静态角度看关税的。从动态角度看,需求量减少了,市场范围缩小了,企业生产往往无法发挥规模效应,无法细化专业分工,从而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比如汽车生产。当需求量足够大,市场范围相当大时,我们可以用现代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当市场范围很小时,比如说每个月只有1辆车时,我们不可能用现代化水流线生产了,生产成本将大大提升。

关税在损害了出口国企业与进口国消费时的同时,也降低了进口国企业的竞争。短暂看,企业因为竞争降低,商品价格上升而获利。

但长远看,对进口企业也没有好处。正如温室花盆里培养的鲜花,不可能有强劲的抵抗与生长能力一样。依靠关税保护的企业,与国外企业不在同一平台展开竞争,肯定不会有竞争能力,不会有动力创新技术,改善管理。

一国的财富最终由企业生产出来,只有具备竞争能力的企业,才能生产出更多的财富。日本政府提高关税的做法,非但不能阻碍“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在削弱本国企业竞争能力的同时,此消彼长,将帮助中国超越并拉开与他们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