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6日


12月26日读报
二次加息 专家为百姓理财支招
《南京晨报》说,二次加息,目的明确,提前准备好应对未来的通胀压力。但是,0.25的利率涨幅和5.1的CPI涨幅相比,一年后,你存款10万块,实际缩水了2350元。
所以,专家建议说,把钱存进银行还是不合算的!可以购买理财产品,最好是短期的理财产品;黄金投资也可以买一些,但是,别超过个人资产的15%。
当然,不管是基金理财还是黄金投资,伴随着的是风险,中国的老百姓在处理自家银两的时候,都是非常谨慎的。专家的建议未必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咱们还是来谈谈通胀,最近,石油价格上涨,23号再次冲到每桶90美元以上,而且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次上去了,再回头很难。而且很多人联想到了上世纪70年代的全球膨胀危机,那次是因为中东战争,石油价格暴涨。
有专家说,石油供给不足,价格上涨,而买石油只能用美元,这就导致美元超发,货币超发的结局就是通货膨胀。所以,第二次全球通胀危机就要来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仅仅靠央行的加息,恐怕很难应对未来的通胀压力。特别是在美欧日三大经济体依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候,靠我们的紧缩政策实在是独木难支。所以,我还是以前的观点,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居民收入、保证就业率和社会稳定,才是应对通胀、有效疏通热钱流动渠道的最好办法。
 
最近,教育部删除了小学可收借读费规定,但实际上--
南京去年已免借读费 仍收取捐资助学费
《扬子晚报》说,在南京借读,学校仍可一次性收取捐资助学费。有小学校长认为,取消借读费确实减轻了家长的一些负担,但是也让择校的辖区门槛,不再像以前那么清晰,家长省下的可能是借读费这个小钱,暗地里却要花更多的钱和精力在择校上……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决定了取消任何收费也免不了会有其他的费用应运而生。既然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能找不到理由把这钱给收了?
所以,借读费、择校费的事儿,急不来,一步一步走,逐渐的平衡教育资源,才能治标又治本。
 
请问,你们这是在布地雷阵吗?
《现代快报》说,这几天,南京市白下区象房村小区,正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但雷人的是:有两栋楼房前,每一栋有37个窨井盖,其中3个为雨水管道窨井,34个为污水管道窨井。对此, 管理部门解释,这两栋楼前可能正好是一处汇集小区污水的小枢纽,所以,窨井盖特别多,这也应该不是普遍情况。
尽管这情况不普遍,但也不少见,以前读报也说过,南京有一条路,窨井一个接一个,远远望去,跟围棋一样。
现在,很多城市建设特别注重单体设计,什么地标建筑,很么历史风情街,总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点照顾。可是这些说到底,那相当于人脸上的黑色素,设计的好坏决定了它到底是个难看的痦子还是美人痣。但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城市总体的规划,那才是一个城市的血脉、肌肉、骨骼。如果把痣看得比血管还重要,不仅让美人痣也没了气质,整个城市也没了风骨。
 
正在消失的宋剑湖
《现代快报》说,宋剑湖湿地,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的遥观镇,是常州四大湖泊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宋剑湖遭到了两次破坏,面积从6000多亩缩小到2000多亩,而到了现在,真正有水面只有400多亩!两年前,当地政府在环湖区域建起了一大片别墅和会所。有当地官员认为:宋剑湖的保护与开发,可以先开发房产,将开发房产的钱再用于湿地保护……
利用破坏湿地的办法来保护湿地,这是一个多么有哲理的环境保护新理念啊。
 
黑老大3年敛财300多万
扬言全徐州公安都不敢抓我
《现代快报》说,这个人叫李豹,今年38岁。他17岁时就因抢劫被劳教两年,之后又大约4次蹲了班房。而他在17岁之后的21年里,有16年是在大牢里过的!
在偶然自由的日子里,李豹招揽一帮小弟,开设赌场赌局,3年里非法盈利300多万元。而大约一年前,李豹在逼债时被民警发现,可他竟然在得知民警身份后,叫嚣全徐州市的公安都不敢抓他!不过当天,李豹就被警方抓走。
前几天,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对以李豹为首的团伙作出一审判决,李豹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
大笑江湖里有句台词,别太放肆,没什么用。
 
浙江八成见义勇为家庭被生活所困
《南京晨报》说,在浙江打工的胡守礼,与歹徒搏斗牺牲,老家父母捧着儿子拿命换来的奖金不敢用,为儿子申报烈士也是不见音讯……丽水市杨家父子,为扑灭山火双双牺牲,留下年迈老人和6岁幼童,她们过年前的饭桌上只有一碗梅干菜……调查显示,浙江省级见义勇为英雄中,八成家庭经济困难,特别困难的占了52%……
浙江大学某教授说,如果没有合适的保障机制,见义勇为的行为只会越来越少,甚至会被贴上神经病的标签,因为说不准,一旦在见义勇为中丧命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果可能是父母老无所养,妻儿难以度日。一个正义的社会不应该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
 
成都一小学组织学生看《非2》 称灌输正确爱情观
《中国广播网》说,近日,成都市某小学6年级的学生,在新潮的班主任的组织下,去电影院观看《非诚勿扰2》。不过,电影看到一半,溜号占了大半,有一个小女生说,讲的好像是个爱情故事,就是听不懂葛爷爷他们说什么……而班主任说,看电影,是为了向他们灌输爱情的正确观念……
《非诚勿扰2》恐怕也不是专门拍给小孩子看的教育片,我觉得,要是想给孩子输入正确的爱情观,还是带他们去看号称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的《山楂树之恋》吧!再说,看一次电影,就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这本身就非常值得怀疑……
 
小学将学生视力与教师评优挂钩
《亚心网》说,近日,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出台了几项保护学生视力的新举措,比如:学生视力同教师评优挂钩、设立班级保护视力提醒员等,班主任成了班级学生视力保健的第一责任人……
虽然当地老师们对这些举措表示赞成,但我想问,造成小学生近视的原因是什么?在升学和未来社会竞争的压力面前,老师们同样也是没有办法的。老师们有责任提醒孩子保护视力,但如果把学生视力与老师评优挂钩,这不但让教育更显狭隘、功利,也是对教师的不公。
 
如果你们要查这事还多的是
《山东商报》说,说这话的是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事局的一位副局长,他说这话的由来,是最近有人爆料说,有个明年才毕业的在校大学生曹博文,竟然已经被安排进了家乡冷水江市财政局工资统发中心工作,享受事业编制。这个曹博文的父亲,正是冷水江市人事局局长曹长清,而曹博文是得到的这份工作,还是经过了当地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层层批示。
这名副局长还不慌不忙的解释说,当地常委开会时,有这么一个决定,就是照顾各单位一把手亲属子女工作。所以,如果这个事要查,还多的是!
 
风波再起
《扬子晚报》说,近几天,一些所谓胡洁的面纱的报料帖在网络上风传,爆料了周立波新婚妻子、温州富豪胡洁的成长以及发家经历,其中不乏陷害亲夫,强取豪夺等耸人听闻的说法……昨天中午,周立波更新微博,认为目前在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不实信息,严重失实,是有预谋的,已涉嫌诽谤罪,要依法追究诽谤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