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现代快报专栏)
这一周,娱乐界的大事还是“子弹”和“非2”。子弹票房继续冲高,但流言也随之而来,在罪与罚的中间地带摇摆;“非2”强势开局,贺岁档最后一个大片露出真容,但又遭遇评论冰火两重天,红方黑方同时粉墨登场。罪与罚,红与黑,成了这一周的主旋律。
《让子弹飞》能否成为票房之王还不知道,但它已经注定成为话题之王。先是一位叫郭志坚的新闻联播主持人,怒斥“子弹”血腥,暴力,脏话连篇,导致他提前退场,还称“青少年看了会给正在成长的身心注入一股非理性冲动。”由于身份特殊,郭志坚气势汹汹的问罪让人吃了一惊,但渐渐回过神来的网友开始捍卫“子弹”,“子弹”的民意优势非常明显。这算一场虚惊,但一则流言,真把人吓出了一身冷汗。
一个流言在网上疯传,说有关部门说了,《让子弹飞》涉及敏感内容,要求院线大幅度压缩该片的排片场次,让给“非2”。一半是事实的流言才是好流言,事实上,“子弹”确实为刚上映《非2》让出了一些场次,这让“子弹”遭罚的流言变得有影有形。结果网络舆论一片哗然,纷纷为“子弹”的遭遇抱不平。相关院线很快辟谣,称这是一则虚假消息。但由于“子弹”的内容可资多重解读,这则假消息还余音袅袅中。
《非2》上映了,争议比《让子弹飞》更大。爱者大爱,“情怀派”在影院里老泪纵横,认为击中了老男人柔软的内心,台词也很撩拨人;但另一方面,“技术派”在影院里百无聊赖,有的退场,有的甚至睡了一觉,直斥这片子连电影都算不上。这种评论截然相反的待遇,在冯小刚电影里还没出现过。
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是因为有了王朔。王朔一直对冯小刚不咸不淡,但冯小刚对王朔奉为老师,念念不忘。这次王朔愿意当一次编剧,相信冯小刚是真的开心,也给了王朔极大的自由,甚至委屈自己,迁就王朔。王朔突然想起一个点子,冯小刚就毫不犹豫地加上,最后的结果就是,这部电影亮了台词,坏了结构,一半是王朔,一半是小刚,一半是悲剧,一半是喜剧。拧巴了。我认同一种说法,“这片子就像一个姑娘,虽然不美,挺丑,但是我爱她。”
但两派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声讨“非2”里的植入广告,二十多个,太狠了,“谁又在广告里植入了冯小刚电影?”比起上次的西溪,这次的植入来头更大,北京市旅游局,北京的景点都成了植入,把孙红雷的名字叫成“香山”,这是《唐山大地震》电影名字植入之后的又一创举。
进入“红与黑”的还有周立波。上周,周立波举行了一场豪华婚礼,黄晓明、任贤齐等六星捧月,星云大师从台湾跑来证婚。有意思的是,这场婚礼还号称是公益婚礼。正当众人调笑嘲讽不已,有公益机构宣布,周立波承诺的三千万善款已经到账。这个大动作扭转了局势。几位意见领袖开始发言,主要意思是,虽然一贯讨厌周立波,但这件事干得漂亮,值得称赞。
但是,这些善款是哪里来的?参加婚礼的嘉宾捐的吗?周立波夫妇自己拿出的?政府有关部门拿出的?还是以上都正确?在红他或黑他之前,把这件事情搞明白很重要,反正我没弄清楚,这个公益婚礼究竟怎样运作出三千万的。
再过半个月,张艺谋的印象又要开张一个,这次是《印象普陀》,属于“印六”,而且,印象系列已经获得马云、史玉柱等富豪的云锋基金注资,目标直指上市。
张艺谋的“印象”没留给人好印象,在山清水秀之处再造人工景点,只为留游客多住一晚,一直受到舆论的批评,认为张艺谋的印象跟他的大片一样,视觉刺激但缺少灵魂。但也有力挺张大师,说张艺谋被妖魔化了,印象既没破坏自然,又拉动了旅游,还促进了旅游,何罪之有?
批评者痛心疾首,支持者振振有词,在这个罪与罚不明,红与黑难分的世道下,你还真难把另一方给开导明白。只能感慨,张艺谋,真是个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