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与同事代表新东方精英英语参加了第三届雅思考试年度会议。此次会议的名字颇有新意——“英语测评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研讨会,暨第三届雅思考试年度会议”。这次虽然说是雅思考试年度会议,但是因为此次会议的主题涉及到中国交际语言测试趋势研讨和交际式语言教学及反拨效应研究等话题,所以备受各界关注。
“Washback”这个词,有人说是“backwash”,据我个人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英语考试对英语教学、教师、教育素材等各方面的影响。说到这个话题的确令人感到无奈,“考什么才学什么”的中国式教育怪圈,就如同元鲁霞教授在就“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期望反拨效应研究”得发言中所说的“任何的考试,都是necessity of evil”。一切的考试,当用分数衡量的时候,就失去了全面性。语言测试会对语言教学产生影响,语言测试学上将这种影响称为反拨效应。(反拨效应又可以按其性质细分为正面反拨效应和负面反拨效应,前者促进语言教学,后者则阻碍其发展。)
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英语项目执行经理Keith O’Hare在谈到“交际测试写作技巧的培养”时,回顾了他在2001年初到中国时的一个发现,那时中国刚刚加入WTO,国内的教育人士对中国人的英语应用能力普遍存在着担忧,9年后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身边周围越来越多的工作同事、朋友使用英语,同时还涌现了大量对英语学习有着极大热情和需求的英语爱好者……大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技能,更是一座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Ian Gordon先生,用富有创意的方法展示了交际式理论,并展示了这种理论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他先用一段雅思口语测试录像以突出交际式课堂的特征,并现场讲解雅思口语考试的评分标准和循序渐进的过程。雅思考试所考验的不仅是语言能力和技巧,它还包括你的归纳能力、总结、分析、对比、叙述等多方面的能力测试
Ian Gordon先生不鼓励学生埋头记笔记,反而他通过“Who, Where, How: Who is your favorite popstar? Where you come from? How to find the paper who belongs to?”三个互动方式,不断地反问学生,结合同学们的兴趣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培养学生的自信展示。他还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思考和回答问题,比如当问起“你是从哪儿来的”时候,有的学生回到说“我是从妈妈的肚子来的”,有的还说“来自火星”。答案千奇百怪,但是却充分调动了课堂的积极性,并展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跳出圈子看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也让我联想起精英英语一贯采用的“交互式英语教学”方法,比如老师把课堂中70%的时间给学生用于交流和口语练习,而老师仅以“英语陪练”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在树立学生说英语的自信的同时,还充分发掘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单词积累方面,老师则以穿针引线的方式,把单词融入句子和语境中,让学生去理解和运用,避免了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产生的枯燥感。毕竟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沟通和交流,“用”才是最终的目的。我想,不管是怎样的考察和培训方法,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们拥有用英语自信交流和准确表达的能力,这也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和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