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寺争先迈进之二 光明村有个致富好堡垒


卧龙寺争先迈进之二 光明村有个致富好堡垒

字体大小:                       2010年08月16日  来源:中国党建网

                ——记陕西省“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一类村党组织、金台区光明村党总支

编者按:
    近两年来,卧龙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宝鸡率先发展、金台领先突破”的机遇,抓党建促发展,响亮地提出了“卧龙寺争先迈进”的思路。
    2009年全街社会总产值26.17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20元。全街5个村成功创建五星级村2个,四星级村3个,在金台区102个村经济社会发展监测排名中,5个村全部进入前8名。去年,街道被评为全市“十强”乡镇(街)、四个村被评为经济社会发展“百强村”。 

金台区委书记袁录怀向宝鸡市领导介绍冠森项目建设情况

光明村党总支书记符招祥

光明村党总支书记符招祥(左)、村委会主任符彦文(右)

光明村廉政文化墙一角

在党旗下庄严的宣誓

文/郭振华  郁红科   通讯员 郁晓宁

    光明村地处宝鸡市行政中心东侧,东起卧龙寺火车站,西至宝鸡市荣昌纺织厂,是金台区卧龙寺街道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光明村又名二甲村,据记载,秦文公曾牧马于此,得名牧马村。清雍正初年,按里、甲制,该村在底店里,排名第二甲,故名二甲村。1958年成立大队,辖二甲村、六甲村,以前途光明之意命名。全村有农业户647户,农业人口2148人,6个村民小组,有党员92名。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9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500元。
      近年来,在以符招祥为书记的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全村六个党支部团结和带领全体共产党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双代”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村党总支先后被中共金台区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中共宝鸡市委授予“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先进村党组织、中共陕西省委授予“五个好”标兵村党组织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一类村党组织,村上被市、区两级政府授予百强村和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俗话说,班子硬则人心稳,班子软则人心散。光明村新一届领导班子始终站在发展的高度,从全村长远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把富民强村作为第一追求,把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团结和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光明村经济发展、村民增收的好路子。
      村党总支紧紧抓住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围绕促进村民增收这个目标,不断创新党建活动载体,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五个好”村党组织建设和升级晋档等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村党总支充分发挥村两委会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为村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村上积极推行到户工作法,采取村主要干部包3到5户示范户、两委会成员包2到3户产业大户、党员包1到2户困难户的方式,夯实责任,带领群众发展主导产业,互相配合,基本做到了抓帮扶到户、产业规化到户、资金扶持到户、技术服务到户、示范引导到户、增收体现到户。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利用农闲季节或产前、产中、产后,组织村民结合本村实际发展特色主导产业,进一步提高群众收入。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形成了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格局。


     二

    光明村党总支始终把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党建工作的同等重要地位,千方百计抓紧抓好,干部群众充分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益处。
     在生产发展上,针对全村因市、区东移,土地减少,就业压力大,全村农业产品单一,村民增收困难的实际,去年村党总支一班人积极引导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运输业和第三产业,切实解决村民收入中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鼓励村民务工,不断增加村民的工资性收入和主导产业运输业收入。如今,劳务和运输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全村现有大中型运输车辆50多台,水泥泵车6台,压路机9台,装载机8台,挖掘机9台,水泥罐车8台,解决劳动力150余人,从事劳务打工人员500多人,全村经济总收入增长980多万元。通过就业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已占总劳动力的30℅,每年接受科技培训的村民占劳动力的比重为5℅。村民有了一技之长,增收步子明显加快。
    新农村建设被金台区评为先进单位。在新农村建设上,2009年村上投资30多万元,疏通改造排污渠道1100多米,改善了村容村貌。村上还为老年人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安装了活动器材,全部硬化了村庄道路,投资5万元对四、五、六组村民的生活用水进行了改造,投资20多万元架设变压器一台,改造了用电电网,彻底解决了四个村民小组部分村民户电压不稳,影响生产生活等问题,投资3万元为村小学增添了教学设备,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9万元,为村卫生所增添了设施,落实了公共设施管理制度。去年,村小学被金台区评为全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校长令有林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三

    光明村村党总支一班人思维超前,眼光远大,他们紧紧抓住宝鸡市东扩南移和行政中心搬迁至村子西邻的历史机遇,从村情出发,科学调整发展思路,采取借鸡下蛋、借船过河的办法,谋划城中村改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了全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加快发展,实现预期目标,村两委会千方百计寻找出路,千言万语说服客商,千辛万苦服务客商,在招商、亲商、稳商、富商方面下大功夫。在村两委会的努力下,宝鸡市八大项目之一的新冠森生活馆项目落户光明村,为村上新增劳动力就业岗位1000个。全体党员和村民们从项目建设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项目建设的巨大前景,积极投身项目建设。
     村上把城中村改造做为当前和今后全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做到了人员、职责、经费的三到位。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村上先后召开了城中村改造动员大会,组织村组干部走村串户,广泛宣传,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目前光明村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四

     光明村村党总支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精神文明建设。
    村上利用宣传橱窗、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和场所,深入开展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和社会保障制度,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全村社会稳定,文明新风荡漾,村民形成了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邻里之间友好、和谐相处。
      村两委会把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做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制定了《村民道德行为准则》,在村民中开展好儿媳、好婆婆、守法致富好村民等评选活动,并为评选出的好儿媳、好婆婆披红戴花,赢得了村民一致好评。
      几年来,全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没有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没有重大火灾事故发生,没有经济犯罪案件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想象发生。
      我们深信,有以符招祥为总支书记、符彦文为村委会主任的村两委会的正确领导,有光明村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光明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光明村也一定会像一颗明珠一样发出更加耀眼的光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