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检察院第五次“检察开放日”现场/文图


  守护公正,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2010年12月20日上午9时30分,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举行第五次“检察开放日”,来自来自人大、政府、政协、教育、媒体、企业、医疗、街道办事处、农村党支部、法律界、网民代表及重庆市检察院干警等60多位代表人士对重庆市检察机关2010年“执法为民、服务民生”工作进行公开评议及建言。强国博客网友蔡律作为网民代表参加第五次“检察开放日”。



  2010年12月20日上午,在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举行第五次“检察开放日”上,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雷万亚向代表们通报市检察院“执法为民、服务民生”的情况。蔡律摄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定顺主持第五次“检察开放日”。蔡律摄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干警在演示、讲解检察机关2010年十大经典案例回顾。蔡律摄

  在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问题、矛盾凸显,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保证公平、有序和共同富裕的实现,相反,市场化的无情竞争以及由此造成的贫富分化是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紧张和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和谐稳定面临挑战,尤其是“公正”和“尊严”成为人民追求的呼声,“公平正义是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守护公正,时时刻刻考验着检察官的知识、智慧、技能、道德和良知,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中国检察机关、检察官的主要职权,但是又有谁来监督我们的检察官呢?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相关局(处)负责人听取代表们建言。蔡律摄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雷万亚;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定顺等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座谈会。蔡律摄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的做法是,打开检察院大门,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与质询,让老百姓对检察权有更多的法律认知,在程序公正、互动公正中获得权利与尊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今年已举办第五次“检察开放日”,社会各界的代表,包括网民代表,就社会关注的问题直接向检察官发表意见,同时也对检察机关的检务工作增加了解,增强市民对检察机关维护司法公正的信心及信赖,这项举措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重庆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参政议政委副主任 刘绍璋在发言。蔡律摄



  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秦士由在发言   蔡律摄

  2010年12月20日上午9时30分,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举行第五次“检察开放日”,来自来自人大、政府、政协、教育、媒体、企业、医疗、街道办事处、农村党支部、法律界、网民代表及重庆市检察院干警等60多位代表人士对重庆市检察机关2010年“执法为民、服务民生”工作进行公开评议及建言,座谈会气氛活跃,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尖锐而务实:

  “政府拆迁,公安、法院派人去了,检察院不能缺位,检察院应加强政府拆迁的法律监督。”

  “全民的超时劳动,能不能受到《劳动法》保护?”重庆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小伶说。

  “重庆市民间存在非法集资现象,很多骗老人的钱,除了加大打击力度外,能不能拓展法律的救助面?”重庆长江轮船公司总船长王嘉玲说。

  “维护司法公正,在食品、医药方面要加大力度,要进一步向民生倾斜,要向农村倾斜”。

  “检察开放日也是法制宣传日,要扩大群众参与,把开放日延伸,进一步提高司法公正的透明度。”



  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勇在发言。 蔡律摄



  重庆市政协常委、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小伶在发言。蔡律摄



  代表们听取发言。蔡律摄

  虽然检察开放日活动时间只有一个上午,无论是检察官还是代表提出的事实及问题桩桩件件涉及民生、涉及老百姓的“公正”和“尊严”,这里面有思想观念问题,有理论探讨问题,有法律、体制、道德良知,还有社会问题,不能期望一次解决。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雷万亚向代表们通报说,2010年,全市检察机关始终保持对黑恶犯罪的高压态势,依法批捕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920人、起诉1219人,打掉了43个长期在建筑、娱乐、运输等行业,为非作歹、残害群众、欺行霸市、疯狂敛财的涉黑团伙。继续坚持打黑反腐同步推进,深挖彻查黑恶势力背后的职务犯罪143件172人,其中“保护伞”47人。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批捕犯罪嫌疑人15570人、起诉17228人,着力提升社会安全度,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经营、制售假发票、侵犯知识产权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依法批捕735人、起诉761人,促进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改善民生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保障。



  网民代表从右至左许大立、话不投机(王自喜)、杜术林在会场参加第五次“检察开放日”。蔡律摄



  蔡律应邀作为网民代表参加第五次“检察开放日”活动。杜术林摄

  重庆市检察机关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商品、药品、食品等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犯罪。批捕30件55人、起诉55人,保障人民群众吃得安全、用得放心。五是依法打击坑农害农犯罪。批捕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犯罪222件277人、起诉422件583人,批捕强奸、拐卖妇女儿童等侵犯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犯罪166件175人、起诉272件324人,起诉盗窃耕牛和农用电力设施、制售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假种子等破坏农业生产的犯罪225人,为顺利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诉求,就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安危冷暖。全市检察机关加大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力度,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积极维护群众民事权利。一年来,对群众申诉的涉及劳动争议、人身损害赔偿、财产纠纷等错误裁判,依法提出抗诉235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97件。积极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支持起诉工作,对农民工讨薪案件,支持起诉并胜诉2645件,帮助追回“血汗钱”1183万元。加强民事行政检察与法律援助机构的协作,认真审查办理群众申诉求助案件3059件。探索开展公益诉讼,加大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力度,积极维护群众人居生态环境,参与处置环境污染事件7件。



  作为网民代表,我们感到肩上的责任。



  重庆市政协常委、学习文史委副主任、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所长助理林必忠先生觉得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特在会场留影。蔡律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完善以“法律监督网”为支撑的网络便民服务平台,开通网上案件查询系统、网上接待室和检察官便民服务站,更加充分地保障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天涯”等网络论坛设立网络流动服务站即ID“重庆检察”,并安排专人值守,及时为网民答疑解惑,处置网民诉求。“法律监督网”及时公开检察机关最新工作情况,今年发布供群众查询的案件信息25764件;处理网民诉求1256条,接受群众举报、申诉1387件。在互联网上注册“重庆检察”用户,专人值守,检察官在线与群众互动交流,答疑解惑200余次,获取举报线索100余条。今年5月,“重庆检察”在天涯重庆上搜集到一条举报线索,由此挖出20多人的贪腐系列案。



  在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一楼大厅,展示出重庆市检察机关2010年“执法为民、服务民生”的部分成果,很有说服力。蔡律摄

  公正是检察官的价值追求,司法作为守护社会公正和法律尊严的最后一道底线,检察官责任重大,一位检察官说得好:“检察官的胸间应该充满正义,检察官的眼睛应该蔑视特权,检察官的肩膀应该扶持弱小,检察官的两袖应该是一片清风”。要让人民生活得有尊严,更重要的真正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让人民真正享受到宪法赋予的各项公民权利,注意并尊重民众的政治诉求,提高民众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度,使广大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更大的发言权。

    检察机关干警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一群,他们的生活与平常人无异,但他们承受更多的压力,付出更多的艰辛。笔者中午和代表们体验检察官的生活,对他们的工作付出产生由衷的敬意。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雷万亚提出“守护公正,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是值得称道的。尊严当然是指人拥有应有的权利,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所尊重。尊严既涵盖了人们的自由、人格、平等,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亚森说“追求人的自由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良心”,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才能够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伊斯坦布尔宣言》这样强调。法国思想家布莱斯·帕斯卡说,人不过是一根脆弱的会思想的芦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一个好社会,应该学会倾听,学会尊重每一根芦苇的思考与生息,让每一根芦苇获得并拥有持久的公正。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举行第五次“检察开放日”,开门听取各界意见、思想,也是“执政为民,服务民生”的理念体现。

  蔡律    2010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