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重回不动产是本能
有调查数据显示,楼市成交量在经历了短暂的萎缩之后又有回升迹象。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已达成共识,出于资金保值、增值的考虑,不少投资客又开始投身楼市。
最新数据显示,11月15~21日,被监测的30个主要城市中,不仅价格依然坚挺,而且过半城市成交量环比上涨。其中,温州、扬州、南京和昆明4个城市涨幅超过50%。而在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四大一线城市中,上海、广州和深圳均出现大涨,深圳涨幅高达40.61%,广州增幅也超过两成。同时,上述期间,全国土地市场升温,20个主要城市共成交土地面积581.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41%。
有专家就表示,由于负利率和刚性需求的存在,楼市调控容易出现“短期效应”,房价涨多跌少。10月份我国CPI同比增长4.4%,和目前一年期2.5%的存款利率相比,负利率程度进一步达到1.9%,即存1万元进银行,一年要“亏损”190元。“在负利率下,把钱存在银行里会贬值。如此一来,存钱不如买房这样的思潮或许将自然滋长并形成一个共识。”资深地产专家陈真诚表示。
“国内通胀压力较大,再加上境外热钱流入,房价调控的压力肯定加大。”这也许是开发商面对调控还不断扛价的“理由”。但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26日也指出,现在房地产调控压力前所未有,楼市调控面临的难点之一就是,我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过窄,而全球化的热钱涌动与人民币升值预期交错。
所以,我个人观点:从事实迹象到实际风暴,资金重回不动产,只是时间问题,只是个人的敏感程度罢了,房价再次反弹,也只是时间问题。从长期来看,不动产资产的合理价值体系,远没有到正本清源的程度。对抗房地产调控的不是人,是资产的本能、市场的本能、是三十年重树起来的市场经济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