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产业网讯 12月1日,中国联通iphone合约计划正式实施,用户一旦机卡分离后,将“冻结预存款”,停机处理,还将对iPhone终端进行锁定;同时,中国联通或将向用户追缴违约金。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中国联通违规,垄断,对用户是一种伤害;也有人说,中国联通新政符合国际惯例,中国用户应该遵守契约精神。双方各执一词,到底是谁对谁错,通信产业网邀请到风来疏竹传媒中心总经理杨孝文、大成律师事务所王卫东律师给予解读。本次访谈由通信产业报(网)资深记者毛启盈主持。
专家一致认为,中国联通iPhone新政既不违规,也不存在垄断。中国移动没有义务配合中国联通iPhone新政的实施,因此不存在不正当竞争。至于苹果,在和中国联通签约之后,公然和“黄牛党“一起卖裸机,引起中国联通移动苹果大战,缺乏商业道德,甚至违约。
中国联通iphone新政没有“违规”
主持人:有电信人士指出,在工信部今年下发的《移动电话机定制管理规定》中有明确条款,“定制话机不得锁定网络,应允许消费者选择其他电信运营企业提供的同制式网络服务,并能实现基本的通信功能。”中国联通的合约计划和这个“规定”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王卫东:“违约”主要指的是违反规定和约定。从政策上看,主要指违反了规定。契约精神是一种法律精神,双方构成一种约定,如果合同成立,双方就必须履行义务。如果合同产生异议,譬如,产品误解,有的没有体现公平精神,可以提出修改。工信部的规定,属于部门规章,一个合同违法规定,也就是违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视为违约。如果违反低级的规定,不算违约。譬如,中国联通新政和工信部规定有些冲突,仍然达不到违反合同规定,不构成违约。法律适用很严格,满足要件才能适用。工信部《移动电话机定制管理规定》在没有限制条件下,可以成立。从网络公开信息了解,从目前看没有明确信息能够证明,中国联通iphone合内置设置,中国联通是否能够锁定,还不好说。因此,不能说中国联通违规。
杨孝文:工信部规定非常明确,不应该手机和网络捆绑在一起,可以接入其他网络,这是工信部的态度。从表面上看,中国联通iphone新政与工信部的规定有冲突和矛盾的地方。但是,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
不过,从新政影响看,对中国联通不利,一旦出现纠纷,仍然由工信部出面协调,中国联通会很被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中国联通引入iphone好像没有考虑到这些。中国联通从谈判到引入,花费如此之大,却没有获益。正如小沈阳小品中所说的,“你一个菜还没点呢,我先搭上了两个!”
中国联通新政的内容我认为比较恰当,对老用户既往不咎,条件仅仅限制到从12月1日之后入网的用户,这对用户来说,是一个人性化约定。市场需要一个公平、自由的环境,从用户的角度上说,如果绑定肯定不公平,但是中国联通新政出台背景极为复杂,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没有错,错在黄牛党,错在扰乱市场秩序的投机者。
中国联通成为“冤大头”
主持人:在iPhone引进和销售上,中国联通称从谈判到销售,中国联通认为自己是唯一获得入网认证资质的运营商,如何看待“入网认证”这个概念?
杨孝文:入网认证,只能说明这是一部合法手机,不是水货。但是苹果也在出售裸机,并非只有中国联通iPhone合法,其他iPhone手机除了假冒的,除了水货,都是合法手机。中国联通认为,iPhone手机才是正规的、合法的,但是并不表示其他手机就不符合入网规定。
王卫东:凡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手机,必须具备入网条件,这是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入网认证和是否在中国联通渠道销售,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现在,我们知道中国联通和苹果签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凡是在中国市场公开卖的手机,都具有入网资格。
主持人:中国联通认为,合约计划资费补贴造成损失巨大,甚至超过了17亿的损失,而用户却认为,我买了手机之后,你就管不了,如何看这个现象?
杨孝文:中国用户消费心理不成熟,既然和中国联通签约,就必须履行。购买了人家手机,就应该按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现在,很多人把这当成了发财的手段,办理了套餐之后,将卡和手机全部出售,在这中间,中国联通成为“冤大头”,联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出台这种政策,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但中国联通应该反思:用户为什么走,是套餐有问题还是服务有问题?如果一旦工信部出台政策,明确规定禁止捆绑,联通就将面临一个大问题。所以,从一开始和苹果签约时候,中国联通就应该考虑到今天的情况。
王卫东:同意杨老师的观点,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原因,从严格的法律层面上看,消费者在选择中国联通之前,中国联通已经将相关协议,已经让用户看过,用户知道该履行的义务。如果用户认为,某些条款违法法律和规定,或者在履行合同前,受到了胁迫,这时候可以到法院要求撤销或者更换协议,这是挽救的一种方式。从目前看,这个合约应该成立,消费者应该履行义务。中国联通新政提出了违约之后的办法,锁定,追究违约金。不过,有的用户说,我就是违约,你怎么了?中国联通想追回损失,难度较大。目前,奇怪的是,中国联通、消费者、苹果、黄牛党,四方关系复杂。消费者从中国联通办理了协约之后,对黄牛党来说,没有亏,苹果卖终端,肯定没有亏。那么,中国联通是否亏了呢?可能有点亏。但是,中国联通和苹果签订了协议,可能从苹果哪里得到一些利好,但是,中国联通初衷是留住用户,但是,看到这种问题,中国联通看到问题严重性,为了救济,只能出台措置,进行挽留。但是,由于这部手机基于合约才购买的,所以,中国联通出台第二部计划,将手机锁定,让手机成为“砖头”。这是最大的争议问题,中国联通是否有这个权力。第三,中国联通追缴违约金。现在,中国联通能否锁定手机?第一,对消费者而言,如果中国联通服务还可以,消费者和黄牛有区别,应该去履行这个约定。譬如,红绿灯代表就是一种法律,不是有没有警察的问题。红绿灯现象说明了消费者契约意识还是差一点;第二,希望中国联通反思,用户为何选择了之后却离开,中国联通应该考虑套餐是否人性化,完全靠法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刚刚发生的3Q大战,不仅仅是双方的争议。目前,这三家运营商背景复杂,更多应该考虑对社会影响,社会责任问题。
中移动没有义务配合中国联通执行契约
主持人:黄牛党炒作iPhone,价格飙升,扰乱市场秩序,没有问题,那中移动提供剪卡、入网服务是否涉及不正当竞争?如果没有,为何还要中国联通还要和苹果谈判引进?苹果是否违背商业道德问题?
杨孝文:很多网友认为中国移动搅局,瞎掺合,但法律没有规定中国移动不允许接入。包括中国联通高层其实也把握不准到底有没有违反规定。黄牛党应该严厉打击,没有任何退让可言。无论是水货,还是苹果店出售,中国移动剪卡完全合理,为什么不能剪卡?和3Q大战一样,这次工信部及时出面协调,其实非常必要。如果中国联通和苹果签订了唯一代理,如果里面规定得很清楚,中国联通反而就好办了,可以直接追究苹果的责任。但这事很复杂,很多内幕我们无法辨别清楚。
王卫东:黄牛党需要坚决打击,因为他钻政策空子谋取暴利,毋庸质疑。对于中国移动这个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联通和苹果签订这个协议,只会涉及到双方,没有涉及到第三方用户,因此,中国移动没有义务配合苹果和中国联通去完成协议执行。中国移动尽管剪卡,为用户提供便利,但是没有恶意,便宜来了,中国移动为何不捡,因此,还够不上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于苹果而言,如果它和中国联通签订了排他协议,苹果不仅仅是没有商业道德的问题,而是一种违约。现在,苹果店也可卖,苹果店也可以卖,我们无法区分它们之间协议的关系。
(原文链接:http://www.ccidcom.com/html/yaowen/201012/17-13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