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三千烦恼丝,为谁愁白?


父母三千烦恼丝,为谁愁白?
           -----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张大生博士给您出奇招
在当今这个社会如何正确选择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子女规避成长中的攻击性问题,是家长责无旁贷的责任。北京大学毕业的资深心理专家,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学会副会长   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张大生医学博士在这里提出以下建议:
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家长要改变不正确的教养态度,首先要克服自身的“异常心理”,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认识到孩子是独立个体,是社会成员,要按照“社会要求”去培养,才能保证子女今后适应社会发展。要爱而不宠,养而不娇。
加强与学校间的沟通。家长要把孩子的真实情况,及时、准确地反映给老师,共同商讨、制订适合自己孩子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要了解学校,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因此要与学校保持联系,加强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对子女教育不要脱离实际,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心理现象及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是子女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的物质和文化条件、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在家里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形成烙印。目前,有些独生子女往往表现出任性、一切以个人为中心。分析根源多半是由于他们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所以家长教育孩子需要更多的理智,只有这样才能从小培养独生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
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使青少年在快乐幸福的感情中成长,沟通和交流则能使父母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那么家长要怎样做才能给孩子一个利于发展的环境呢?张大生博士建议大家:
    1、不要过度干涉他——多协助、少代替;多关心、少斥责。
    2、观察孩子的细节、行为。
    3、了解幼儿个性——探究心理。
    4、创造环境,给孩子粘贴、图画、看书的环境,大人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
    5、亲子互动,有目的的玩。
    6、家园一致,听老师的话。
    7、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的优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终身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入潜意识、持续一生的,合格的父母是孩子终身的榜样和学习对象。
合格的教练型是标杆,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标杆,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教练孩子,支持孩子变“按我说的去做”变成“照我做的去学”,支持到孩子自动自发的主动学习和积极上进;
是一个向内觉察自己、向外不断拓展能力,发现更多可能性的学习过程。通过强化家长的内在觉察唤起家长的内在醒觉力量,通过教练式的训练不断强化家长的能力,如此通过内外兼修锻造合格家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性土壤,为拥有丰盛人生奠定重要的心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