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大水可解新疆之渴


      近日来,有关引渤海咸水进入新疆一事,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引起各方关注,同时招来各方非议。其中就有全国知名的10余院士专家驳斥引渤海水入新疆是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
    例如,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石玉林表示,该计划设想调运大量海水到新疆,假设调运1000亿吨海水,海水的含盐率为3%,就将产生30亿吨盐,而如何处置这些盐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新疆很多土地目前盐碱化灾害已经十分严重。
     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中心原主任李泽椿认为,通过“引渤入新”来影响气候的设想在气象学上是根本说不通的,“气象学上,形成降水要满足三个条件,而有水汽只是其中之一,况且依靠调运海水形成的蒸发量可以说微乎其微,不足以对当地的水汽形成有力补充,再加上大气具有流动性,产生的水汽会移动到其他地方,所以不可能带来很多的局地降水”。
     三、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副主任、研究员宁远则从工程的角度认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从丹江口至北京一线有1000多公里的长度,而且所经过的基本都是平原,而引渤海水进新疆则要跨越5000公里,无论是管线铺设、工程造价还是最终水的配送问题都是“没法想象”的。
     四、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则表示,如果我们大量抽取渤海的海水,渤海的水量将从黄海补充,而黄海海水的盐分比渤海高,这样一来势必会给渤海的整个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引渤海水入新疆像早期三峡工程那样,皆是遭到各类专家反对的。但笔者则认为: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本着“一切皆有可能”的原则。社会各界还应该热切关注“引水入疆”问题。
在当下有五路大水可以调入新疆解渴。
一是引渤海水入疆,通过淡化处理是可行的;二是引俄罗斯贝加尔湖水进疆距离更近;三是引哈萨克斯坦     巴尔喀什湖水进疆;四是因西藏雅鲁藏布江水进疆;五是引黄河水并利用倒淌河经青海湖进疆。
以上五路大水救新疆,皆有可行之处,笔者将会在下五期的博文中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