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自我”和“绑架社会”


     

对抗暴拆的极端方式有多少可以重来

 

很难想象,每一分钟,我们国家有多少人温馨的家被一夜之间拆掉,又有多少泪水为拆迁洒落。除了“沉默的大多数”,偶尔出现采取非常方式不配合的拆迁户就成了新闻,例如挂国旗讲宪法、自焚、对抗等。最新的非常手段“另辟蹊径”,以清华大学法学博士之名致公开信给市长。

 

121《新京报》报道,一封《法学博士清华大学王进文致工学博士潍坊市长许立全先生有关拆迁问题的公开信》近日在网络流传。老家在山东潍坊的王进文博士证实,该信因家乡房屋在未签拆迁协议的情况下于凌晨被拆。潍坊市潍城区区委副书记王兆辉已经来北京与其当面沟通。

 

以清华大学法学博士之名致信市长,显然很有效果,公开信发出后,媒体网民关注,不用像成都的唐福珍、江西宜黄的居民往身上浇汽油或者走漫漫看不到希望的上访路,政府负责人就“主动”找上门来。王进文博士自言“绑架“了“清华”、“博士”可谓切中肯綮。

 

然而,没有多少个被拆家庭拥有清华或者北大的博士孩子,可以“绑架”借用公共社会资源对抗暴拆;更多数的家庭,同时也缺乏勇气,敢于自焚或者走上上访路。自焚让一些人“成功”地对抗了暴拆,甚至让少数官员下了台,只是这种“逼上梁山”引起重视的方式造就了家庭的悲剧和社会的不安定,是任何社会都要避免的代价。暴拆自焚维权的“绑架自我”的鲜血路径已经不应该再重来。清华大学法学博士通过公开信借用名校和法律的方式,则表明暴拆维权已经难以通过法律手段突围,其“绑架”公共社会资源的方式,不仅难以复制,更会消蚀整个社会正义的文化基础。

 

暴拆是给今天社会出的一道综合题,维权突围和发展维稳的碰撞中,“逼上梁山”的自焚和“绑架公共社会资源”的方式意味着僵局在不断加重。唯有通过公开透明的法律手段,才能消弭拆迁的戾气和维权的极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布至今已过半年多,何时正式出台让人期待,正式如此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