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8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本周29只新基金在发 刷新单周纪录

  股市火爆,国内新基金发行“趁热打铁”,本周在发数量达到29只,刷新单周在发基金纪录。另外,行情的向好也引来部分境外资金通过购买基金进入A股市场,而相关政策的模糊使这些资金能够“绿灯”通行。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日共有5只新基金上柜发行,分别为农银货币、浦银300、嘉实新动力、中海环保和信诚金砖四国。此外,华宝新兴也确定于11月10日开始发行,加上正在发行的23只基金,本周在发基金达到29只。

  7月以来,A股市场大幅反弹,新基金发行逐步回暖。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按季度来看,三季度新基金募集金额创下年内新高,与二季度相比,环比增幅近30%。其中,二季度成立的41只基金累计募集资金为504.89亿元;三季度成立的36只基金累计募集金额达到711.56亿元。

  天相数据显示,年内共有8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其中6只为三季度所发行。上周五,华商策略精选结束募集,据悉募集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另外,易方达基金旗下岁丰添利于11月1日开始募集,发行3天就提前结束募集。

  新基金发行缘何在年末大幅回暖?上海一家银行客户经理表示,三季度以来市场出现大幅反弹,投资者入市热情也被点燃,在强烈通胀预期下,不少投资者都意识到资金存放银行面临货币贬值,纷纷主动咨询基金投资事宜以对抗通胀。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除市场因素之外,基金公司年底规模大战也是催生新基金发行热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今年新基金发行严重分化,有基金公司已经发行五六只新基金,也有基金公司一只产品未发,发行较少的基金公司于是抢在年底前发行新基金,以缩小与其他基金公司之间的差距。深圳一家券商基金研究员表示,11月初历来都是新基金密集发行的月份,如果按照1个月发行期计算,在12月初开始发行的新基金很难在年底前成立。

  10月以来A股的飙涨也吸引了境外资金的目光。深圳某基金经理日前向记者透露,有香港人拿着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到某股份制银行开户,要求购买A股基金。而相关外汇管理部门表示对此无异议。

  记者从上海多家商业银行了解到,部分银行对境外资金购买A股基金一路“绿灯”。沪上一家大型银行支行营业网点表示,除了信托产品,其他公募基金、专户一对多等均可以购买,只要有护照、港澳通行证等证件即可开户。浦发银行某支行基金理财师则对记者表示,境外人士不可以直接购买基金,但可以用境内亲属的名义开户购买。

  据了解,港人投资A股基金以往都是通过QFII,但QFII有额度控制,而且与内地公募基金的费率相比,QFII基金费率则高出了一大截,同时,QFII基金也不是把资金全部投资在A股市场。

  不少基金公司认为,证券投资基金只对本国公民和合格的境外投资机构开放,境外的个人投资者不能购买。但记者查阅基金法等有关法规时,并未发现其中对境外人士作出明确不能购买的限制。

  ●尚福林:积极支持宁夏培育上市公司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6日在银川会见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尚福林表示,证监会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育上市公司,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据《宁夏日报》报道,尚福林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多年来对证监会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尚福林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宁夏近年来经济发展快,对资本市场的需求大,中国证监会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应不同企业的需要,积极培育上市公司,促进上市公司按照市场要求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同时,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联系,共同做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维护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张毅、王正伟说,宁夏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培育和发展煤电、煤化工等战略主导产业,实现宁夏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市场不断注入活力。

  张毅、王正伟说,多年来,中国证监会在帮助和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上给予了很大支持,也寄予很大希望。希望继续加大对宁夏的支持力度,对宁夏企业上市融资多指导、多扶持,帮助解决资金方面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把宁夏的金融市场做活、做强,这是对宁夏最直接的支持,也必将对宁夏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宁夏将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金融环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用好用足中国证监会给予的宝贵支持。

  ●基金仓位再创新高 投资热点存分歧

  股指持续大涨撬动基金仓位迭创新高。

  根据国都证券测算,上周,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不包括指数型基金)的平均仓位继续上升,较前一周上升0.24个百分点,上升至83.17%,再创近期新高。

  但是,剔除各类资产市值波动,基金整体上是主动减仓,减仓0.35个百分点。上周,选择主动性加仓的基金只有30.3%,其余近七成的基金选择主动减仓。六大基金公司中,南方、嘉实和华夏主动加仓,易方达、博时和广发则选择主动减仓。不过,加仓、减仓的幅度都不大。

  股指的大涨点燃了基金以及私募、券商、QFII乐观情绪,但对于市场的投资机会则存在较大分歧。

  海富通基金投研人士表示,关于投资机会的把握,目前市场上分为两种声音:一种认为A股市场将步入结构性牛市,投资方向应偏重市场热点,比如有色、煤炭等资源类行业,以及新能源、高科技等经济转型热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A股市场的方向是全面开花行情,所以倾向于配置基本面良好、估值较低的板块,如银行、券商等。

  从私募重配行业的分布来看,这些分歧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据好买基金调查显示,在刚过去的10月份,私募重配行业十分分散,包括消费类、新能源、有色、医药、金融、地产、新兴产业等。

  如目前的资源热点,包括基金在内的多数机构认为,资源股行情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信贷紧缩的力度。安信证券则认为,现阶段资源股行情的持续时间取决信贷收紧的时点。如果中国政府对于通货膨胀的容忍度提高或者信贷额度并没有进一步的收紧,那么资源股的行情具有较强的延续性。

  当然,机构也有共同看好的板块,即“十二五”建议稿中提到的消费与内需增长的消费股。海富通基金认为,由于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趋势存在,无论中国经济处于增长还是转型的阶段,消费行业都将长期受益。

  ●姜洋:我国已形成较完备的期货品种体系

  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日前指出,当前我国期货市场正处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时期,期货市场在更高层次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在刚刚结束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再次明确提出了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各方要认真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促进小康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姜洋是在6日于广州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近年来证监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期货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呈现出健康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期货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商品期货品种创新有序推进,成功上市股指期货,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期货品种体系,市场法规和各项制度逐步健全,期货交易所、中介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大大提升:一是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今年前10个月,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了51.49%和136.7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是全球第一大商品期货市场。在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截至10月底,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开户数达到了115.28万户,客户保证金1793.98亿元。二是期货品种体系逐步形成。近年来,证监会先后批准了15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今年4月股指期货成功上市交易,这标志着期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至今,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和金融等领域的期货品种体系初步形成,为现货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和管理风险提供了条件。三是期货市场法规制度不断健全。目前,以国务院《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为核心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期货市场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四是股指期货顺利上市、运行平稳。五是期货市场功能不断深化。商品期货市场在完善现货流通秩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及改善现货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

  姜洋说,从国际国内环境看,期货市场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按照国家“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夯实基础,培育机制,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在深化现有期货品种功能的基础上,按照“高标准、稳起步”的原则做好期货品种的创新工作,继续研究推出符合国民经济需要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同时加强市场机制建设,从完善期货市场法制基础、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以及商品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等方面夯实期货市场改革发展的内外部基础。

  ●上周主力资金净流出188亿 上海基建股受资金追捧

  11月首周在全球货币泛滥通胀加剧预期下,沪深大盘打破10月下旬以来的横盘格局向上突破,双双创下近6个月的反弹新高,盘面上军工股重组、产品涨价、稀缺小金属等概念活跃,投资主线及赚钱效应均相当明确。不过大智慧超赢数据显示,受大宗交易频频减持影响,两市资金仍然总体净流出188亿元,反应大小非逢高抛售迹象十分明显。

  从具体板块资金流向来看,工程建筑一周资金净流入9.2亿元位居板块净流入排行榜首,迪斯尼签约带动主力资金建仓上海基建股,浦东建设、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等资金流入明显,其中浦东建设净流入2.1亿元,而沙特投资巨亏的中国铁建则净流出资金0.9亿元。

  此为,纺织服装、农林牧渔、通信等板块分别净流入4.1亿元、3.1亿元及1.6亿元,以上板块资金净流入较多的个股包括大湖股份、亚盛集团、北大荒、常山股份、大杨创世、航天通信、大唐电信、东信和平等。另外造纸印刷、旅游酒店两板块资金分别净流入0.7亿元及0.4亿元。

  在资金净流出排行中,包括有色金属、煤炭石油、银行在内的六大板块一周资金净流出均超过10亿元。

  美元的破位也难挽主力撤离有色的步伐,大智慧超赢数显示,有色金属板块上周资金再度净流出37.3亿,其中包钢稀土、资金矿业、中国铝业、厦门钨业等个股资金流出居前,净流出资金分别为4.9亿、4.8亿、3.4亿和3.1亿,另如山东黄金、辰州矿业、广晟有色、中色股份、宝钛股份、驰宏锌锗等十多只个股资金净流出也均在1亿以上。

  而煤炭石油、汽车、机械、电子信息、银行、化工、电器等板块资金也有流出迹象,其中煤炭石油资金流出23.4亿元,西山煤电、大同煤业、国阳新能、上海能源等均一周资金净流出在2亿元以上。显然,以抗通胀为旗帜大幅飙升的资源股已出现了明显的获利盘兑现迹象,后市对该两大主题应谨慎。另外,交通工具、机械、电子信息、银行分别净流出23.4亿元、22.1亿元、19.8亿元及12.4亿元。房地产、券商资金分别流出1.4亿元及7.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板块周五单日资金净流入8.2亿元,位居行业板块首位。

  股指不断新高,大股东减持及大宗交易异常频繁,由此带来的短线抛压也值得关注。业内人士认为,短线股指在3100点附近有一定的整固要求,不过以重组、年报、涨价等主题投资为线索的题材股将继续活跃。

  ●本周解禁额逾2万亿 环比骤增18倍

  本周将有29只股票的限售股份行将解禁,合计解禁数量为1627.22亿股,按最新收盘价测算,解禁市值高达20026.01亿元,较前一周环比剧增18.06倍。就具体个股来看,本周的中国石油的解禁市值高达1.88万亿元,占本周解禁规模的比重达到94.31%,成为本周解禁的绝对主力。

  中国石油是本周解禁超级主力

  由于超级大象—中国石油的加入,本周的解禁规模急剧攀升,合计解禁数量达到1627.22亿元,合计解禁市值高达20026.01亿元,一举登上近十周的解禁高峰。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石油本周1.88万亿元的解禁股份都是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即使解禁,短期内进行减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本周的解禁规模虽然巨大,但是一些解禁的主板股票很可能形成“干打雷、不下雨”的格局。

  就解禁类型来看,本周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股权分置限售股份、定向增发机构限售股份、首发机构配售股份和追加承诺限售股份的解禁规模分别约为19268亿元、527亿元、194亿元、32亿元和3.6亿元,占比分别约为96.22%、2.64%、0.97%、0.16%和0.02%。由此来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是本周的解禁主力。

  随着限售股份解禁,海通证券、博汇纸业和精工钢构3家上市公司本周有望迎来全流通。其中,海通证券、博汇纸业和精工钢构的解禁数量分别为34.61亿股、1.12亿股和0.42亿股,解禁市值分别约为426.86亿元、10.73亿元和5.78亿元。这部分解禁股份步入流通后,以上3家公司都将进入全流通。

  中小盘股或遭遇产业资本狙击

  实际上,由于本周解禁超级主力中国石油的出现,主板股票更容易左右人们的视线,而忽略了中小盘股的解禁压力。通过测算发现,本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的解禁市值分别为19579.99亿元、430.74亿元和15.26亿元,占比为97.77%、2.15%和0.08%。乍一看,似乎主板股票的解禁压力占据绝对上峰。但是,剔除中国石油后,本周其他主板股票解禁市值仅为693.10亿元,与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446.00亿元的解禁市值十分接近。

  如果考虑到主板股票在解禁后实际减持比例明显低于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的事实,不难发现,本周的解禁压力很可能仍将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身上。

  西南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张刚提醒,本周10家首发机构配售股解禁公司中,9家为深市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这些公司周五收盘价均明显高于发行价,套现压力较大;除此以外,周内存在“小非”持股解禁的洋河股份、南国置业等10家公司,也需谨慎对待。

  在有限售股份解禁的17只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中,本周洋河股份、思源电气和湘鄂情的解禁市值最大,分别达到354.41亿元、36.95亿元和9.63亿元,成为本周解禁规模最大的中小盘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中小盘股上市以来涨幅巨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其首发原股东的减持行为。

  分析人士指出,09年IPO重启以来,首发上市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普遍呈现高价发行状态,此后市场热炒又进一步推升了相关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的股价,这促使当前部分中小盘股票的估值普遍畸高。随着估值高企的中小盘股的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步入解禁,产业资本的减持压力或将随之而来。

  ●超高中签率引发债基触10%红线

  大秦铁路近日公布了公开增发网下配售结果,67.04%的超高中签率让上海某债券基金持有比例超过10%,北京某基金公司旗下3只债券基金申购量临时大幅缩减,才避免了投资单一股票比例超10%红线,但超过10亿元资金被基金公司“浪费”近一周。

  公告显示,上海某债券基金参与大秦铁路的增发中签1877万股,按8.73元增发价计算有1.64亿元,而该基金今年三季度末资产净值只有12.28亿元,10月以来净值上涨后按原份额计算也只有12.5亿元左右,投资大秦铁路金额占该基金资产净值13%左右。大秦铁路在11月4日最高达9.28元,该基金持有市值最高为1.74亿元,占该基金资产净值近14%。

  业内专家分析,基金公司要让该债券基金投资大秦铁路比例低于10%,那么需要5亿元左右的“赞助”资金,使得该基金的资产净值高于17.4亿元。

  北京某基金公司旗下3只债券基金分别被大秦铁路退款7.21亿元、3.49亿元和1.1亿元,而其他参与大秦铁路公开增发的机构全部都是需要补交相关款项。按公开增发规则,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只需要交纳20%的定金就能按全款参与公开增发,当中签率高于20%时,机构一般都需要补交相关款项。

  证券时报记者计算发现,该公司旗下3只债券基金动用了14.29亿元资金参与大秦铁路增发,而按照中签量来看,20%的定金其实只需要7000多万元,两者相差20倍,相当于13.5亿元的资金被白白“浪费”,放在了大秦铁路公开增发账户上近一周。

  多位业内人士推测,上述债基很可能是对大秦铁路超高中签率事先估计不足,想博高收益而巨额申购,最终商量后减少申购量,将投资大秦铁路比例控制在10%以内。

  按最终中签规模计算,该公司旗下2只债券基金投资大秦铁路占比在3%左右,1只在2%左右,而如果该公司没有减少申购量,则大秦铁路将占3只基金资产净值的50%左右。

  “这是博收益惹的祸。”有基金公司人士说,超限隐患本可以避免,因为大秦铁路停牌时价格为9.03元,申购价是每股8.73元,中间并没有多少差价,可以想得到参与的机构不多,中签率肯定会比较高。

  ●大基金上周主动加仓1.02个百分点 180ETF连续5周净申购

  上证180ETF连续5周净申购

  上交所信息显示,11月1日到5日,上证180ETF出现了4.17亿份的净申购,和前一周的4.68亿份相差不大,该ETF已经连续5周出现净申购,合计达到了42.03亿份,净申购规模接近30亿元。

  据悉,上周净赎回最多的小康ETF,净赎回规模达到了9.86亿份,其中,申购量为0.76亿份,赎回量为10.62亿份。

  其他8只上交所ETF净申购赎回规模都在1亿份以下。上证50ETF上周出现了14.51亿份的申购和14.41亿份的赎回,合计净申购量为0.1亿份。上证社会责任ETF上周也出现净申购,规模达到了0.28亿份,其中,申购量为0.685亿份,赎回量为0.405亿份。

  业内专家分析,和前一周相比,上证180ETF持续较大规模净申购和上证50ETF从净赎回到申购赎回基本平衡,有利于支撑大盘股的行情。

  ●追随股基步伐 债基明显增仓

  11月04日仓位测算数据显示,各类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主动型基金平均仓位水平变化幅度不大,略有主动增仓。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平均仓位为88.53%,相比前期增加1.33%;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2.89%,相比前周上升0.64%;配置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75.57%,相比前周增加0.69%。测算期间沪深300指数上涨2.97%,被动增仓效应相对明显;扣除被动增仓效应后,各类偏股方向基金略有主动增持。

  非股票投资方向的其他类型基金仓位变化不一。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30.76%,相比前周增加0.13%;保本基金平均仓位30.23%,相比前周上升0.39%;债券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14.22%,较前周增加3.57%,加仓较为明显。

  上周基金操作分化基本与前周相当,增持基金数量略多。测算数据显示,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154只基金主动增仓幅度超过2%,其中53只基金主动增仓超过5%。另一方面,测算数据显示主动减持超2%的基金数量达到72只,其中25只基金主动减持幅度超过5%。

  上周基金仓位水平分布:重仓基金(仓位>85%)数量继续攀升,占比53.03%,相比前周增加3.44%;仓位较重的基金(仓位75%~85%)占比22. 9%,相比前周下降2%;仓位中等的基金(仓位60%~75%)占比为6.26%,占比下降1.35%;仓位较轻或轻仓基金占比16.05%,相比前周占比下降1.85%。

  从不同基金操作来看,上周基金仓位略微增加,债基增仓明显。偏股方向基金增仓显著的主要是仓位明显偏离行业平均的轻仓基金,以诺安、信诚、万家以及博时旗下基金最为显著;此外,债券基金上周主动增持显著,信达澳银、华宝兴业以及广大保德信旗下债券基金增仓明显。而减仓基金则没有明显规律,多是重仓基金仓位略为下调,进行结构调整。

  ●有色板块21天狂涨32.54% 超配基金业绩高下差9.1倍

  从10月以来的行情看,有色金属板块指数涨幅最大,32.54%的区间涨幅超越同期上证指数近1倍(上证指数10月以来累计上涨17.84%)。有色金属股的大涨,令三季度超配该板块个股的相关基金获益匪浅。不过,有不少基金由于10月份以来具有前瞻性地积极调仓,增配有色金属,令其回报率排名居前;相反,也有基金本在三季末持有有色金属股,但由于调仓失误,反致排名落后。

  据《证券日报》基金周刊统计,在重仓有色金属股的偏股基金中,业绩最好的景顺长城公司治理10月以来净值回报率22.14%,而业绩最差的博时第三产业回报率2.19%,两只基金虽然均重仓有色金属,其回报率却相差9.1倍。

  ●周期股"哑火" 基金调仓变持仓

   10月份"煤飞色舞"的剧烈刺激,让许多不久前还看空周期股的基金经理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一时间,调仓成了他们当时最为忙碌的事。但随着近期周期股的震荡调整,以及此前快速下跌的医药、消费、电子科技等板块的重新崛起,基金经理们布局周期股的步伐明显减缓,对于后市的判断也出现了不小的分歧。

  调仓变为持仓

  随着A股量价齐升的热潮越来越高涨,基金经理们对牛市的憧憬也更加强烈。这使得基金在三季度高仓位的基础上,10月份依然呈现主动加仓的格局。

  根据国都证券研究所对基金仓位的测算,截至10月29日,356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继续上升至82.93%,较9月末,基金的整体仓位已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从仓位分布来看,仓位在90%以上的超高仓位基金数量继续大幅增加,截至10月29日,仓位在90%以上的超高仓位基金数量占比超过了四成,成为占比最高的一类基金。

  在10月份加仓的过程中,基金调仓的迹象一度非常明显。不少周期股涨停后披露的成交排行榜中,频频出现基金的身影,而与此同时,医药股等此前基金重配的板块,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某基金经理当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无论从估值的角度,还是从市场上攻的动力上来看,前面疯涨的板块也到了需要休整的时候,此时配置周期股,是为了中期牛市做准备。

  不过,随着煤炭、有色近日来的连续震荡,基金调仓的脚步也逐渐放缓。一位投资总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由于前期下跌的基金重仓股近日纷纷上涨,有些甚至创出新高,所以,"行情将由周期股主导"的判断可能需要修正。如果真的是一波牛市来临,那么频繁调仓可能还不如坚定持仓。而结合基金目前持续的高仓位行为,这或许意味着,在经过10月份的调仓期后,短期内难以看到较大规模、持续性的基金调仓行为。基金投资中,近期将更多地选择持仓待涨。

  投资策略分化

  随着行情的进一步深入,基金经理们对后市操作的策略也出现了分化。

  天治基金表示,未来市场震荡向上的概率较大,行情深入和轮动速度可能仍会较快。所以,采取相对均衡的配置可能是这个时期最好的策略。由于资金充裕,所以市场上的热点可能还会不断出现,后市在做好均衡配置的基础上,抓波段和关注中长期的机会并举,尤其是在新能源、新材料、大消费等行业下跌的过程中找机会介入。而上投摩根则认为,随着美联储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出炉,美元弱势和市场流动性的大环境没有改变,新兴产业板块和大盘蓝筹股值得密切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基金仓位普遍较高,且重仓股格局基本不变,因此,就四季度而言,基金经理的分歧不会对当前市场以及个股产生重大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投资趋势的明朗,这种分歧造成的影响可能会在明年逐渐显现。

  ●港澳资讯·B股综述:沪B股以高升盘升为主 而深B股以牛皮震荡为主

  周五沪深B股市场走势有所分化,沪B股以高升盘升为主,而深B股以牛皮震荡为主。沪B股在日K线上留有向上跳空缺口,指数创出新高309.25点,显然,其周K线在290点上方的巨大压盘已不容轻视,市场已进入筹码重压区。深B股日K线以十字小阴线报收,10月份以来所形成十分缓慢牛皮盘升通道尚好,周五指标系统再显顶背离。其月K线上升箱体上轨压力线11月份位于6057点,该压力线上方为多头陷阱不容置疑。而其天价为07年8月的6489.53点,多方已面临重大心理压力区。

  沪深B股个股方面,涨幅前五位的个股分别是:友谊B股(900923)涨9.98%、上工B股(900924)涨8.44%、陆家B股(900932)涨7.89%、老凤祥B(900905)涨6.63%、锦投B股(900914)涨4.90%。

  整体来讲,沪B股市场已进入筹码重压区。

  ●港澳资讯·大盘分析:中国石油周一1572亿股解禁 值得引起重视

  上周沪深市场均未承接前交易周的震荡惯性,而是均以盘升向上为主。超级权重指标股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个股均以牛皮盘升为主。中国石油和工商银行放量护盘明显。中国石油周一有1572亿股解禁,值得引起重视。

  消息面,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3日宣布再收购6000亿美元国债的二次量化宽松措施,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引起连锁反应,更刺激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神经。

  按照国资委此前的计划,2010年中央企业的数量将缩减至80-100家,这意味着在剩余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至少将有超过20家央企被兼并。随着日期的临近,市场对央企重组概念股的关注也日益升温,以中航精机为代表的航天军工板块强势上涨,短期涨幅居前。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表示,"十二五"期间,能够得到保存的30-50家央企需要至少满足四个方面的标准: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具备世界知名的品牌;要有具备国际水平的核心竞争力;要具备一定的软实力等。

  4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两位成员--夏斌和李稻葵在"2010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就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稻葵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将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夏斌则表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中国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对于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他们均表示货币政策应趋于稳健。

  据山西省煤炭厅汇总的消息显示,2011年5500大卡标准电煤的平均合同价格预计为490元/吨。"就价格而言,比去年的合同价上浮了40元/吨。"11月3日,山西省煤炭厅知情人士对此予以证实,490元/吨的价格为车板价格。

  近期,继黄金、强麦、玉米和棉花之后,橡胶成为第五个创下历史价格新高的产品。橡胶价格的疯涨对上下游企业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记者4日从相关企业了解到,成本的直线上升已经使轮胎生产企业无法承受,轮胎企业被迫涨价自保。而对于橡胶种植企业来说,企业则乐见其成,并表示产量将逐步释放。

  技术面,沪综指周K线已摆脱去年8月以来形成下降通道的上轨反压,量能同步配合,仍是市场维持升势的关键。

  市场面,周五的盘面显示,板块涨幅前五位的分别为:供水供气(+4.14%)、煤化工(+3.72%)、工程建筑(+2.81%)、计算机(+2.78%)和造纸印刷(+2.63%)。

  总而言之,中国石油周一有1572亿股解禁,值得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