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上访何以让县委书记变得如此“雷人”?
江西万载县委书记陈晓平日前口曝雷语:“今后凡是到北京非正常上访的,第一次训诫谈话并罚款;第二次拘留;第三次劳教。强力震慑,以儆效尤。”(羊城晚报11月4日)
群众上访,让县委书记变得如坐针毡,出语“雷人”,县委书记似乎视群众到北京非正常上访为洪水猛兽,不仅出语雷人,而且出手更雷人。
《中国青年报》今年6月23日就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湖南永州双牌县农民何吉上因举报村支书侵占退耕还林款并多次到县委、县政府上访,被双牌县委认定为“聚众扰乱国家机关秩序”“非法煽动组织他人上访”“威胁侮辱接访干部”。在检察机关认定其不构成犯罪后,双牌县委书记却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向永州市公安局签发函,要求对何吉上“依法予以”劳动教养。
比劳动教养还严重的是非正常上访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6月2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湖北省大冶市开发区强征土地开始,石遵和因对“政策”不服上访,先后遭毒打,被软禁,挨刀子。上访就是“聚众扰乱国家机关秩序”,上访惹来杀身之祸。这些惊人之举,是面对手无寸铁的基本群众,称得上是“雷人”中的“雷人”了。可以“雷”到无法无天,可以“雷”到一言九鼎。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官员变得如此“雷人”?
一是源于官气太盛,县委书记估计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说一不二的主,下属们对其毕恭毕敬,惟命是从,让他们从骨子里养成了某种唯我独尊的官气。所以,当遇到群众反复特别是“越级”上访时,他们当然龙颜大怒,“依法予以”劳动教养。
二是部分官员的素养太低,他们仍旧习惯于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势同群众打交道,想通过自己的强势压制群众,逼退上访。
三是部分官员骨子里缺乏公仆意识,干部是权力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但一些干部忘记了权力的真正来源,把自己当成权力的所有者,公仆意识的淡化和丧失,就必然把群众不当回事。
四是干部监督机制还不尽完善。官员的任用选拔机制方面还缺乏严密的监督程序,致使他们在上级面前谨小慎微 在普通老百姓面前耀武扬威,不能让官员随时随地都要保持一种谨慎的心态。
五是一些干部的私欲太甚。个别领导干部只知道去“领导”群众,甚至与群众争利,而不知道如何服务群众,其主要原因就是“官本位”意识代替了公仆意识,将手中的权力变成了谋私工具。
上访真是一面镜子,不管这些官员在这方面有多“雷人”,但镜子里反映出来的是丑陋。自己形不正,怎么会照出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