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获奖感言


冰心给我们留下什么

            马平川

    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接受冰心散文奖给我的肯定和鼓励,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冰心散文奖颁给了一个散文研究者,感谢评委们对散文理论的高度关注,写散文的人有福了,研究散文的人有福了。

    冰心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11年了。在这个夏天,在北京,先生穿越时光,在这里与我们每个热爱散文人的相会了。冰心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开创了中国散文的一代新风。她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善良、温暖、良知,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中永远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和力量。

    第一次读冰心那篇著名的《寄小读者》时,我还是一个乡村小学生。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和阳光中,那种感觉和记忆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的烙印太深了,一辈子都挥之不去。

    早在五四时期,是冰心提倡自己的文学理想:要创造‘真’的文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冰心又明确主张:真挚是一切创作的灵魂和力量。先生的散文杜绝虚假和伪善,不造作,不矜持,是她仁厚、博爱、真诚、正直的人格的真实写照。

   冰心先生早年在《寄小读者》中曾写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她始终把“爱”为文学创作的精神追求和生命质地。在人生路途中艰难前行的人们,从冰心的散文得到心灵的爱抚和慰藉。

    冰心散文奖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不断前行的勇气。“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从先生常说的这句话中找到写作的立场和尺度。

    在文学研究这条寂寞的小道上跋涉,先生给我生命中曾有的那些温暖、感动和爱,使我在人世的沧桑,荒凉和虚无中践行着生命的美丽和顽强。

    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在北京揭晓

 

    来自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报等综合报道:备受文学界广泛关注的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在北京揭晓。8月1日上午,获奖作品颁奖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建明以及在京的著名作家、评论家王巨才、李瑛、袁鹰、梁衡、林非、贺捷生、从维熙、周明、石英、王宗仁、阎纲、雷抒雁、柳萌、吴义勤、何向阳等30余位嘉宾出席颁奖大会并为获奖作家颁奖。颁奖大会由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周明主持。冰心先生的女儿吴青教授出席了颁奖大会。

    刘兆林的《父亲祭》、陈奕纯的《向上的春天》、庄志霞的《回望阿坝》等作品获单篇散文奖;裘山山的《从往事门前走过》、范婉的《跟着美术大师漫步》、周振华的《跪拜大地》等作品获散文集奖;王冰的《散文:主体的攀缘与表达》、穆涛的《散文观察》、马平川的《拓展文化散文的精神空间》等获散文理论奖。

    冰心散文奖由中国散文学会根据冰心先生生前遗愿于2000年创立的。其宗旨以推出优秀散文作品,繁荣文学事业为己任,不断发现、培养中青年散文作家为目标,在前三届评选中,先后有贾平凹、肖复兴、赵丽宏、铁凝、迟子建等先后获此殊荣。

    本届作品为2007年至2009年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表出版的散文单篇作品、散文集和散文理论作品,题材广泛,既有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事迹,也有对建国60周年的情感抒发,也有对现实生活的状写以及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从获奖作品的整体水平看,大体代表了这一时期散文创作的总体质量。8月1日下午,获奖作家围绕新世纪10年散文的回顾和对未来10年的散文展望进行了很好的座谈与交流。论坛由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红孩主持。

    另悉,第五届冰心散文奖评选活动也从即日拉开序幕。《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作品集》将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