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放货币,中国房价与通胀齐飞年代来临


        近日有两个消息值得关注。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在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80%价格上涨。相信10月份的CPI涨幅会超过八九月份的3.5%和3.6%。通胀形势更加严峻,之前央行加息0.25%,不仅没有扭转实际负利率局面,其所有意图转眼就被汹涌的资金热潮吞没。

  更大的资金潮在后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将在明年六月之前再收购六千亿美元公债,并维持0-0.25%的联邦基准利率,希望能创造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

  美国持续的高失业率和实体经济的缓慢复苏,甚至二次探底的危险,使得美联储在第一轮量化宽松效果不如人意后,又推出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这种不顾全球以及美国国内流动性过剩和通胀风险,而着眼于刺激经济和就业的货币策略,使得美联储的独立性和抗通胀的信誉完全丧失。

  更可怕的是新投入的资金会流向新兴市场国家。在上一轮量化宽松中,除了缓解了美国金融机构的资金危机外,对于美国实体经济复苏和就业好转效果不大,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生产成本上差距太大,实体经济竞争力低。而新兴市场国家,比如中国,在自身刺激政策下,已经出现了资产泡沫。炒作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还是投资国内实业,美国的资金自然会选择前者。这也是华尔街的复苏远远快于美国实体经济的原因。

  在没有其他边界条件改变的情况下,第二轮量化宽松,同样会带来大量美国资金向新兴市场国家的转移。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大增,会带来美元的贬值,也会带来资金外流。对于中国而言就是人民币升值和国内流动性大增的局面。

  当前国内流动性带来的恶果已经非常明显。前期是房地产的暴涨,在九月底和十月初各地出台限购令后,是黄金、股市和食品的轮番涨价,资金从资产领域流向日常商品。如果美国热钱持续流入,流动性加强,CPI的增幅无疑会扩大。加息与否,将成为中国央行的艰难选择。

  在资金狂潮攻击之下,通胀将会加速来临。出于恐慌,人们会采取一切行为来保证自身资产不缩水,而不再奢望赚多少利润。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再次启动。不管是离婚来突破限购令,还是造假的外地纳税证明,一切能将资金变成房地产的手段都会用上。

  我国前期错误的救市政策和房地产刺激手段,导致自身房地产泡沫出现。如果说前期房地产涨价高歌猛进,通胀才露尖尖头。那么在美国货币当局的不负责任,将会导致我国全面通胀和房地产高涨的局面更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