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个后海,后海有个银锭桥。
后海有名,因了酒吧一条街,有许多官员曾经或现居住于此;银锭桥有名,名在“银锭观山”和辛亥革命;今年是100周年纪念日。故后海之名,名在今日,银锭桥之名,名在往昔。
今天的银锭桥已名不副实,为何?银锭桥以银锭观山得名,现在从银锭桥上往西望,一片片高楼大厦把美丽的西山遮挡住了,偶尔见到一点山尖,所以现在银锭观山可以改成银锭观楼了。昨天还是老样子,今天突然桥上搭建了许多块蓝色的铁板——银锭桥要扩建了。据工人们说,游船从桥面下不好过,影响旅游,故要将桥建的高一些。我不知道他们要怎么建,更不知道这座古桥的命运会怎样,中国除了这些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四合院、城墙、具有中国特色的桥,还有什么值得吹牛皮的呢?
银锭桥旁有一块石头,上书“银锭观山”四个字,这块石碑就矗立在桥的南侧,与古老的石桥有点不太协调。尽管这桥已经修了许多次了,但还可以看到古桥的模样,银锭桥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上,长
说到银锭桥,自古称赞者从不吝惜笔墨,例如《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公元1633年深冬,英国公乘冰床,度北湖,过银锭桥之观音庵,立地一望而大惊,急买庵地之半,园之,……西接西山,层层弯弯,晓青暮紫,近如可攀。”
清代的诗人、太子少师宋犖在《过银锭桥旧居》中赞道 :“鼓楼西接后湖湾, 银锭桥横夕照间。不尽沧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
难怪文人雅士如此赞美,别看银锭桥桥体不大,却是后海景区的点睛之笔。
说到点睛之笔,这银锭桥还曾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在100年前的清朝宣统二年(
桥还是那座桥,汪精卫还是汪精卫,想当初,他以一革命党人之豪迈,捐躯报党,何等英雄!就像革命党的领袖孙大人一边喊着“驱逐靼虏”,一边又大叫着“博爱”一样,成了世人笑柄。
银锭桥要修缮了,还会是以前的那座百年古桥的风貌吗?是以修旧护旧为目的,保护北京的古建筑,还是以旅游为幌子捞钱呢?
悲情的银锭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