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店自揭行业潜规则 为责任与民意应该叫好


     眼镜店自揭行业潜规则  为责任与民意应该叫好

                                       陶凯龙

据《华商晨报》报道:辽宁省盘锦市一家眼镜店开业的前一天在当地新闻媒体《辽河晚报》上作广告自揭行业暴利的秘密潜规则,结果遭遇当地同行上门声讨,随后,眼镜制造商阿玛尼品牌赶赴盘锦市撤货。

而来自沈阳、鞍山、营口、阜新、辽阳的五位平价眼镜店老板声援盘锦平价眼镜店,誓将平价进行到底。

眼镜行业在行业中的惊人暴利已经是人所共知的秘密,高达数十倍百倍的暴利危害的是消费者的权益,鼓起自己的腰包,哪管他人的感受!

而对于眼镜店自揭行业潜规则议论焦点是对于整个行业的诋毁与市场的扰乱。如果说眼镜店自揭行业潜规则是扰乱市场行为显然理由是牵强的,不是让市场无法经营,而是走平价的路子,让利普通老百姓。

仅仅从责任和民意角度看,为这种行为应该叫好和鼓励。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行业的特点和内幕潜规则,在常人的意识里,那些躲在行业幕后的信息时关系到行业本身发展的秘密,里面包含的数据信息和运作模式是不能够被常人知道的。而作为商业中的眼镜行业更是如此。

一旦那些幕后的潜规则暴露于天下,是比会影响整个行业。

换个角度来说,让利于消费者侵害了商家自身的利益。对于利润可观的眼镜行业而言,  眼镜店在新闻媒体上自揭行业潜规则无疑是对于行业的挑战和羞辱。也难怪,区域性垄断式的经营毕竟对于商家来说是一种利益保障。

但是,他们恰恰忘记了,即使作为商人,也要讲究道德、责任和法律。

作为中国公民的一份子,首先要对于国家负责,对于国民负责,仅仅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而牺牲集体的利益,甚至是不惜以威胁恐吓等卑劣手段达到垄断性经营,显然其行为值得质疑的。

从经济学德角度看,经济市场要想健康有序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公平与公正的基础上。商品的价值高低不仅仅是消费者自身的利益,更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对于暴利行业----眼镜行业来说,巨大的利润空间对于商家足够诱惑性。

的确,商家做买卖的目的就是盈利赚钱,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商家最基本的是为整个社会负责任。这不仅仅是法律的责任,更是道德的需求。

中国商人自古以来展现在世人面前都是以德服人和国家利益为重。

那么,既然如此,民意显然就是商家的基础,正如鱼和水的关系,互惠互利与和平相处,但是前提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

现实的情况是,商家不顾公众的感受,仅仅为一己私利而垄断式的伤害公众普通消费者基本权益,作为现在生活中的必需品,主动权在商家的手里。我有货就不怕你不消费,反正我赚的是钱。

但是是否这钱有黑心钱的嫌疑呢?

其次,作为政府监管部门的工商与物价部门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的不正当经营状况呢?要知道尽管平价眼镜行业之争看似商家之间的竞争,但是却关系到公众普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